習近平發表演說呼籲在貿易和外交摩擦中架設“橋樑”

  • 美國之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簽字儀式。 (2024年5月31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習近平發表演說呼籲在貿易和外交摩擦中架設“橋樑”

在北京正與其鄰國和世界各地的貿易夥伴處理經濟和安全爭端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五(6月28日)呼籲在全球經濟中架起溝通的“橋樑”,並稱正在計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

習近平是星期五在紀念中國外交指導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制定70週年的紀念大會上講此番話的。他表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不會改變」。

習近平對包括前緬甸總統登盛(Thein Sein)和前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農德孟(Nong Duc Manh)在內的與會者表示,中國「也絕不走國強必霸的歪路」。他說:“面對和平還是戰爭、繁榮還是衰退、團結還是對抗的歷史抉擇,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內涵。”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早出現在1952年中國與印度就喜馬拉雅邊界達成的協議中。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官員這次並未出現在為貴賓預留的前排座位上。自1950年代以來,中國執政的共產黨從未被聯合國承認發展到如今擁有世界上最廣泛的外交足跡,並領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自2022年底結束嚴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以來,一直在努力重振經濟。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遭受房地產產業債務危機、持續低迷的消費和高青年失業率的困境。

習近平在週五的演講中表示,中國「正在規劃和實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繼續擴大製度型開放,形成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他說:“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永遠不會關上。”

近期中國與歐盟的貿易關係面臨壓力,因為歐盟27國計劃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徵收額外關稅。歐盟指責中國的汽車製造商透過大量國家補貼生產的廉價電動車,擾亂了歐盟市場。

習近平說:“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需要的不是製造分裂的鴻溝,而是架起溝通的橋樑;不是升起對抗的鐵幕,而是鋪就合作的坦途。”

外交方面,去年中國在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意外恢復外交關係上扮演了斡旋作用。習近平說:“我們要共同做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分歧和爭端,建設性參與國際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

但北京不願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尋求與莫斯科建立“無限制夥伴關係”,也缺席了本月中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

雖然中國最近在與世界打交道時採取了更為溫和的態度,例如釋放了澳洲記者成蕾,穩定了與坎培拉的關係,也恢復了與美國的非正式核談判,並同意與其眾多債權國達成債務重組協議。

然而,中國與鄰近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仍持續加劇,包括中印邊界的軍事對峙導致兩國關係緊張,以及與菲律賓之間愈演愈烈的南中國海領土主權糾紛。

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Siddharth Chatterjee)星期五在北京的紀念會議期間對路透社表示:「歸根結底,我們需要一個可以讓人們對話的論壇,無論你的規模、實力、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如何。

他說:“這是為了確保我們能進行對話、積極參與,因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危險時期。”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法新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