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對中國進行的歷時三天的國事訪問期間,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異乎尋常的高規格款待。此舉被一些觀察家視為北京全力拉攏美國在歐盟內部關鍵盟友來抗衡美國日益清晰的敵視中國的政策。
馬克龍在結束對北京的訪問後在習近平的陪同下前往中國南部重鎮廣州訪問,習近平星期五(4月7日)還在廣州他父親、已故中共元老習仲勳的一所故居邀請馬克龍共進下午茶。
外國元首訪問中國,受到如此高規格的款待實屬罕見。路透社引述外交人士的話說,北京此舉顯示出習近平對中國與法國這個歐盟關鍵成員國關係的高度重視,以及試圖藉此抗衡習近平所說的美國對中國“全方位遏制、打壓和包圍”的決心。
“所有中國外交政策上的攻勢都是以美中關係作為背景的…所以與任何國家的合作,特別是與像法國這樣中大國家的合作都會被他們用來抗衡美國,”美國丹佛大學中國研究與外交政策教授趙穗生對路透社說。
路透社引述另一位智庫專家、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的分析師諾亞·巴金(Noah Barkin)的話說,中國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歐洲進一步與美國步調一致同進退。
“就此而言,馬克龍可能是北京在歐洲最重要的伙伴,”巴金說。他還指出,馬克龍經常被外交人士視為歐洲內部關鍵政策的重要推手。
馬克龍是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聯袂前往北京訪問的,兩人都曾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施壓北京,但是似乎在推動中國公開改變立場方面並沒有什麼實質效力。
但是這並不影響馬克龍受到最高級別的紅地毯歡迎。
馮德萊恩因為在啟程前往北京前發表的一次重要演說中將中國描述成一個“專制”的國家,她抵達北京後行踪卻顯得有些孤獨。除了在機場受到低調的歡迎外,馮德萊恩並未受邀出席習近平為馬克龍舉辦的國事訪問的相關行程。
極富民族主義傾向的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在星期四發表的一篇社評中,從北京的角度把中美歐三邊關係說得很直白。
“其實大家都清楚,做華盛頓的戰略附庸是絕沒有出路的;而讓中法關係稱為中歐合作的橋樑,既有利於彼此也有益於世界,”《環球時報》的社評說。
路透社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話說,華盛頓目前正在以等著瞧的態度觀望歐洲與中國之間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的互動,而美國對中法交好也持一種懷疑的立場。
熟悉美國政府思維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由於美中關係惡化,中國更希望也更努力發展與歐洲的經貿關係,但是目前實現這一變化的可能性不大。
馬克龍星期四呼籲北京要讓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恢復理智,而馮德萊恩則透露說習近平表示願意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舉行會談。
但是中國官媒在相關報導中卻完全沒有提及習近平有意與澤連斯基通話或舉行會晤。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星期五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這一問題時也是閃爍其詞,未作直接的回應。
“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實際上中方同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有關各方都保持著溝通,中方始終站在和平一邊,願同國際社會一道為實現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毛寧說。
榮鼎諮詢分析師巴金認為,馬克龍這次訪華雖然聲勢浩大,其實收穫並不多。
“馬克龍似乎認為憑他的魅力他可以改變習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的做法,”巴金說。 “他給習帶來一系列禮物,例如譴責脫鉤為陷阱,率領一個龐大的商務代表團訪華,重申他支持戰略自主,但是他得到的回報並不多。”
北京最近幾個星期一直是中國外交的重要舞台,前往北京訪問的外國政要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西班牙和日本的政府首腦或外長。中國與歐洲的互動也將持續。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以及德國外長安娜琳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很快也將訪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