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安倍時代誰領風騷 ?

  • 小玉 東京

日本報刊登載安倍首相宣布辭職的消息。(美國之音駐日本特約記者小玉提供)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後安倍時代誰領風騷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28日正式宣布因健康問題決定辭職。日本輿論認為,面對諸多棘手的政治難題,安倍失去了繼續執政信心才是辭職的真正原因。自民黨多名政治家被傳可能競選總裁,爭奪首相大戰已經在幕後展開。預計9月自民黨將舉行總裁選舉,當選者將登上首相寶座。

歷史重演的一幕

看到安倍晉三以健康不佳為由宣布辭職的電視畫面,許多日本人的眼前會浮現出13年前的2007年,當時第一次出任首相的安倍晉三也是以同一理由而辭職的一幕。兩次辭職的原因都是因為潰瘍性結腸炎。

不過,有些分析家認為真正理由是安倍自身失去了執掌政權的意欲。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奈良岡聰智8月29日在《朝日新聞》上分析說,07年安倍辭職時的處境與這次情況類似。07年安倍第一次執政遭遇參議院選舉慘敗,政權運營陷入困境。這次在新冠疫情的對策上受到輿論譴責,讓他對繼續執政失去意欲。

一橋大學教授中北浩爾8月29日在《讀賣新聞》上也提出相同意見,他指出,在安倍看來無論新冠疫情的對策,還是東京奧運、殘奧,以及安倍的政治目標修改日本和平憲法,解決北方領土問題以及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等,在他任期屆滿的明年秋季前都是讓人頭大且難以解決的問題。安倍辭職的背後或許是這些政治課題讓他的執政信心萎縮。

長期執政的功與過

8月24日,安倍自2012年第二次上台連續在任2799天,時隔半個世紀超過他的叔外公佐藤榮作,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

如何評價如此長期的執政業績?《每日新聞》8月29日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安倍政權如此長期執政的背景是,安倍經濟學發揮作用,國內輿論的右傾化,在野黨勢力的軟弱加上國際大環境的流動性。

不過在“安倍獨大”的背景下政權運作暴露出諸多弊端,比如內閣人事局獨攬人事權,導致官僚對政權的“揣度”與“馴服”,森友學園的國有土地買賣問題,以及篡改相關公文的問題凸顯官廳與政權的不正關係,成為安倍長期執政的負遺產。

慶應大學教授細谷雄二8月29日在《日本經濟新聞》中指出,伴隨安倍辭職日本政治不可避免進一步陷入混濁狀態,曾在安倍政權中樞的勢力與遭到冷遇的勢力對抗,自民黨權力鬥爭將呈現激化。

安倍經濟學的光與影

Societe Generale 證券公司主任經濟師會田卓司8月29日在《讀賣新聞》中分析說,安倍政權的最大成果是與經濟界聯手擴大了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人口減少與通貨緊縮持續中向人們展示了經濟可以發展的光明方向。

安倍經濟學通過日元匯率貶值,股價上漲使大型企業的業績回升,確立了日本戰後第二大長期景氣擴大期。

日經指數從安倍第二次上台時2012年年底的1萬零230點,到2020年8月底升至2萬2千8百82點。日元匯率從2013年1月的一美元兌換85.36日元,到2020年5月降至106.06日元。

《日本經濟新聞》8月29日分析說,伴隨安倍辭職,長達7年半的安倍經濟學告一段落。安倍經濟學支撐了長達5年11個月的景氣恢復期與股價提升期,同時留下了需要依靠結構改革引領增長的沉重課題。

現實的外交路線

安倍被視為保守政治家,不過第二次執掌政權以後,安倍封印了他的保守色彩,以現實主義應對外交。

國際合作組織理事長北岡伸一8月29日在《讀賣新聞》上指出,二次上台以後在外交上安倍採取實利態度。對美繼續加強同盟關係,對中國保持相對平穩關係,迴避風險。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發生,安倍還打算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

不過,自從中國政府在香港實施國安法,日本自民黨曾經傳出呼籲政府叫停習近平訪日計劃的呼聲,安倍的辭職或將使這樣的意見再次浮出水面,成為日中關係的一個懸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月29日用英文和日文發推文稱,向盡全力改善中日關係的安倍首相表示敬意,期待安倍早日康復。華春瑩用日文發推文實屬罕見,被視為中國重視對日關係的姿態。

花落誰家

誰來接替安倍成為新首相,是目前日本輿論最大焦點。

日本媒體普遍認為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現任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現任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有可能競選自民黨總裁。

預計9月中旬自民黨將選出新總裁,繼而出任日本首相,並組建新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