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重關注”美國可能修改核戰略 白宮淡化處理

兩名美軍在蒙大拿州馬姆斯特羅姆空軍基地的發射井固定“民兵3型”洲際彈道導彈頂部的鈦合金罩。(2023年8月24日)

白宮官員星期三(8月21日)似乎淡化了北京所表達的“嚴重關切”,此前有報導稱美國最近批准了一項秘密計劃,將其核戰略的部分焦點從俄羅斯轉移到應對北京的核武擴充。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肖恩·薩維特(Sean Savett)在回答美國之音(VOA)的電子郵件問題時說:“今年較早時候發佈的指南並非是對任何單一實體、國家或威脅的回應。我們已多次對俄羅斯、(中國和北韓)不斷擴張的核武庫表示了關注。”

“最新的指南建立在前幾屆政府發佈的指南的基礎之上--其延續的部分遠多於變化,”他說。

薩維特沒有提供新戰略的細節,但指出“雖然指南具體文字保密,但其存在絕非機密。”

星期二晚間,《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稱,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3月份批准了一份新的《核應用指南》,這是一份高度機密的文件,概述了美國將如何在潛在衝突中使用核武器。

報導稱,這份每四年更新一次的文件重新調整了美國的核威懾戰略,以應對中國對核武庫的大規模擴張。這份文件還要求美軍做好應對中國、俄羅斯和朝鮮可能發起的“協同核挑戰”的準備。

在星期三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被問及此事時指責美國為“謀求壓倒性戰略優勢尋找藉口”。

她說:“中方對有關報導感到嚴重關切。事實充分證明,美國近年來不斷翻炒所謂的‘中國核威脅論’。”

俄羅斯尚未對此報導作出回應。

幾十年來,美國的核政策主要聚焦俄羅斯,因為俄羅斯是唯一擁有可與美國相提並論的核武器能力的國家。

然而,美國官員越來越多地警告說,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中國核擴充的速度比此前預期的要快。

在去年年底公佈的一份非機密文件中,五角大樓估計中國軍方擁有500多枚核彈頭處在可作戰的狀態,到2030年將超過1000枚。

相比之下,根據位於美國的軍備控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的估計,美國擁有約3700枚現役彈頭的核庫存。

該組織引用的估計數據顯示,俄羅斯擁有大約4380枚核彈頭,其中包括約1550枚戰略運載系統上的核彈頭。

軍備控制協會主任達裡爾·G.金博爾(Daryl G. Kimball)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帖稱,鑒於這些數字,俄羅斯仍然是美國核戰略的“主要驅動力”。

金博爾表示,《紐約時報》的報導誇大了美國核武器指導文件所闡述的變化,他堅稱美國並沒有把焦點從俄羅斯轉向中國。

“儘管中國在進行核擴張,但俄羅斯的核武庫仍遠遠超過中國--即使在習近平的雄心勃勃的計劃完成後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發生改變之前,焦點仍將集中在俄羅斯的核武庫上,”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核信息項目主任漢斯·克里斯滕森(Hans Kristensen)說。

“但針對中國的計劃正在增加,正如文件中所反映的那樣,”克里斯滕森在X平台上補充道。

美國官員至少兩次公開提到這份核武文件,但沒有提供太多關於其內容的細節。

6月,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軍備控制和防擴散高級主任普拉納伊·瓦迪(Pranay Vaddi)表示,新的指導文件“強調需要考慮中國核武庫的增長和多樣性”,以及同時威懾俄羅斯、中國和朝鮮的必要性。

瓦迪表示,美國將繼續與俄羅斯和中國一道尋求核軍備限制,但“如果俄羅斯、中國和朝鮮的發展軌跡沒有改變”,美國“將需要繼續調整我們的態勢和能力,以確保我們今後具有威懾並實現其他目標的能力”。

麻省理工學院(MIT)核安全專家維平·納朗(Vipin Narang)此前一直關注五角大樓的核政策,他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拜登“最近發佈了最新的核武器應用指南,以應對多個擁有核武器的對手,尤其是應對(中國)核武庫規模和多樣性的重大增加。”

“我們有責任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而不是我們所希望或期待的那樣,”納朗說。“有那麼一天,我們可能會回首往事,把冷戰後的四分之一世紀視為‘核間歇期’。”

美國和中國官員都經常談到核戰爭的危險,但就核軍控問題進行對話的努力都失敗了。

去年,在拜登和習近平會晤之前,美國和中國官員同意就核不擴散和軍備控制進行會談。但中國上個月以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為由中止了會談。

許多分析人士還對俄羅斯和中國之間日益增長的軍事和外交合作感到關切。2022年,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達成“無上限”的夥伴關係,最近還擴大了聯合軍事演習和其他合作。

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還與擁有核武器的北韓恢復了冷戰時期的共同防禦條約,並暗示將進一步開展防務合作。

自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普京多次發出暗示性的威脅,稱將對受西方支持的烏克蘭軍隊使用核武器。

(美國之音駐白宮記者阿妮塔·鮑威爾從華盛頓對本文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