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望跌谷底 習近平是否“搞砸了”中國機會

  • 雨舟

北京人大會堂舉行的全國人大年度會議大屏幕上顯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出席會議。 (2021年3月8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名望跌谷底 習近平是否“搞砸了”中國機會

英國市場研究和數據分析公司,“世界的想法”(YouGov),最近公佈關於世界大國政治人物在歐美民眾間受歡迎程度的民調。這份從今年7月9日到8月10日針對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等國民眾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方國家的受歡迎程度敬陪末座,甚至低於俄羅斯總統普京。

有分析稱,中國雖是許多國家希望發展經貿等關係的對象,但習近平的強勢內政與外交做派,加大了其本人在國際上的負面觀感。

那麼,習近平是否如觀察人士所言,讓中國與歐美國家的關係陷入困境?他是否搞砸了中國擴大影響力的機會?

政論作家、獨立學者吳祚來認為,YouGov的民調是真實的數據統計,反映了西方世界對習近平的真實看法,習近平的所作所為為他帶來了負分。

他說:“我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的評價,真實的數據統計,也反映了西方世界對習近平的真實看法。確實習近平自己真實的作為帶來了負分。他之所以得負分的根本原因是他在很多方面突破了整個人類社會普世價值的底線。比如背棄對香港的契約承諾,‘一國兩制’變成了‘一國一制’;對台灣不斷施加威脅;在新疆建立集中營。這些東西都是無法想像的刺激性。以前的中共領導人跟西方的關係主要是經濟,政治上韜光養晦。現在習近平把這些表象的東西,曖昧的東西全部撕破了。他變成了毛澤東時代那樣一個真實的中共領導人。他們對西方一直是仇視的,無論是毛澤東還是習近平。習近平上台以後第一件事就是進入國家博物館近代史展館,實際上他是要在那個地方進行一個宣誓,他要血仇,血1840年以來所謂的西方世界欺負中國,給中國帶來恥辱的一個意思。所以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不是臨時發揮,都是他已經做了長期準備。這一切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他在積極作為。”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也認為,習近平的所作所為不僅導致他本人在西方國家民眾當中的形像不佳,也拉低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而且習近平的負面形像也會影響到他在中國國內的地位。

他說:“習近平在全方位地把能夠給中國帶來正面形象,能夠讓中國政體或中國領導人,讓全世界感覺還有點人性,他都給統統打光了。我認為習近平不僅沒有明白這一點,而且他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他就像金正恩一樣,我就搞閉關鎖國,我就不跟你做貿易,我也不要引資,那也就罷了。但是中國現在非常矛盾,中國還要不斷地說我們要繼續開放,我們要繼續引資,歡迎世界各國來。但是你把加拿大人都抓成人質,那你怎麼歡迎西方各國來?現在打壓馬雲,怎麼讓資本對你相信?所以習近平今天面臨的危機不僅是他的‘五毛’工作沒做到,不僅是他的大外宣很多根本都沒明白西方國家的大外宣或公關,或形象塑造的內在藝術。因為畢竟有很多指數中國政府是不明白的,而且它也從來沒有在這些指數上上升過。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習近平如果有名聲的下降,其實對他在國內的地位恐怕影響會非常大。因為習近平在製造他的個人崇拜。”

政論作家、獨立學者吳祚來表示,中國的“戰狼外交”也加劇了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負面看法,而習近平正是“戰狼外交”的始作俑者。

他說:“共產黨從毛澤東開始就認為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只有自己是真老虎。習近平也是這樣,他認為中共沒有輸出革命,講話非常強硬、非常狂妄。 所以引發了後面一系列的戰狼外交的方式,對西方非常強硬、非常狂妄。他們認為自己有底氣,整個世界的產業鏈、大市場控制在自己手中。它以這樣一個底氣跟世界叫板,看誰能撐得住。它覺得中國人民能撐得住,所以它就採用這種方式跟全世界進行對抗。”

美國《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文章評論說,習近平的所作所為說明中國的體制跟國際模式之間有無法彌合的差距。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為,中共執政以來最大的問題在於在處理所有的災難都有“三部曲”,即因虛榮愚蠢導致錯誤災難,繼而以邪惡本性掩蓋真相。

他說:“我覺得中國共產黨執政70多年最大的問題在於,在處理所有的災難過程中都有一個‘三部曲’。第一就是虛榮,什麼超英趕美大躍進。要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又要給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引方向。然後又要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這種虛榮使得中國的領導人自得其害。老百姓也忘乎所以,大家跟著一起發瘋,最後做了很多蠢事,犯了很多錯誤。所以進入到第二部,錯誤災難中。錯誤災難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能夠吸取教訓走出來,也能夠把事情做好。但是往往中共進入到了第三部曲,就是開始掩蓋真相、開始撒謊,鎮壓那些說真相的人。開始用殘酷的手段把任何要追求真相的人鎮壓,用它的宣傳機器壟斷的權力營造出一種‘喪事喜辦’,或者再繼續抹出一個‘偉光正’的共產黨形象,這就是邪惡。這種虛榮、愚蠢、邪惡成為中共整個處理緊急危機的三部曲。”

(美國之音記者尹暄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