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通過抗衡中國的一攬子法案 北京不爽

  • 莉雅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參議院通過抗衡中國的一攬子法案 北京不爽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參議院通過抗衡中國的一攬子法案 北京不爽

美國參議院星期二(6月8日)通過了耗資大約2500億美元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Americ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ct),通過加大對科技領域的投資來贏得與中國的競爭。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說,這項立法將成為美國參議院近期歷史上最重要的跨黨派成就之一,為美國在今後一個世紀的領導地位奠定基礎。美國總統拜登對該法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表示讚賞,稱美國必須保持其作為地球上最具創新力和生產力的國家的地位。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星期三發表聲明,指責美國國會參議院這項法案“打著創新和競爭旗號,干涉中國內政,妄圖遏制中國發展”。聲明說,“處處把中國當作假想敵的做法,不得人心,注定失敗。”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幕後談判、一系列最後的修改以及一整夜的談判等戲劇性發展後,美國參議院星期二以68票對32票通過了這部一攬子法案。

這部得到兩黨支持的法案將加大對科學研究和高科技製造的資金投入,增強美國的競爭力並推動經濟增長。

法案是由多數黨領袖、來自紐約州的民主黨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和來自印第安納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托德·揚( Todd Young)聯袂發起的,得到包括全體民主黨參議員在內的兩黨參議員的聯署。

法案原名為《無盡邊疆法》(Endless Frontier Act)。舒默說,他很喜歡這個名詞,但有些人一看這個名稱便以為是與公共土地有關,於是便改換了法案名稱。

舒默在參議院就這項法案進行表決之前發表講話說,現在的世界比二戰結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具競爭力。如果美國什麼都不做,美國作為占主導地位的超級大國的日子可能就要結束了。

“通過這項現在被稱為《美國創新與競爭法》的法案,是參議院為美國未來一個世紀的領導地位奠定基礎的時刻。讓我再說一遍:這項法案可能是美國21世紀領導地位的轉折點。因此,這項立法將成為美國參議院近年來兩黨共同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他說。

舒默說,在世界各地,威權政府認為,像美國這樣爭吵不休的民主國家無法在國家優先事項上團結一致,而他認為,他們是錯誤的。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2021年6月8日在國會山召開記者會接受媒體提問(美國之音李逸華拍攝

“我相信這項立法將使美國在未來的產業中在創新、生產和競爭方面超越世界。我相信,在這個議事廳裡,兩黨在這項法案上的努力已經表明,我們都相信,另一個美國世紀即將到來,”他說。

法案共同發起人托德·揚對參議院通過這個他所說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感到自豪。

“美國人總是放眼邊疆,展望新的地平線。這個法案,在這一刻,不僅僅是要打敗中國共產黨;《無盡邊疆法》是關於利用他們帶來的挑戰,通過投資於創新改進我們自身, ”他說。

這位共和黨參議員還表示,“讓歷史記錄,這一刻,我們團結在一起。通過面對今天的挑戰,我們為美國人建立了更光明的明天。”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也發表聲明,對參議院團結在一起通過這項法案表示讚賞。

“我們早就應該投資於美國工人和美國的創新。與《美國就業計劃》一樣,《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將對研發和先進製造業進行世代投資,以幫助我們發展關鍵行業,贏得未來的就業機會,”拜登說。“它將使我們能夠在美國本土發現、打造和加強明天最重要的技術---從人工智能到計算機芯片,再到用於智能設備和電動汽車的鋰電池。通過加強我們的創新基礎設施,我們可以為下一代美國就業和美國在製造業和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奠定基礎。”

“我們處在一場贏得21世紀的競賽中,而且發令槍已經響了。隨著其他國家繼續投資於自己的研發,我們不能冒落後的風險。美國必須保持其作為地球上最具創新力和生產力的國家的地位,”拜登總統接著說。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發表聲明,讚揚參議院通過這部關鍵的法案。她說:“這筆資金不僅事關解決當前的半導體芯片短缺,而是事關對半導體製造和研發的長期投資,以加強我們的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我敦促眾議院盡快審議這部關鍵的法案。”

拜登總統說,在眾議院通過這項立法後,他會盡快將它簽署為法律。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在法案通過後的記者會上說,他已經與眾議院議長、來自加州的民主黨人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與眾議院科學、太空和技術委員會主席、來自德克薩斯州的民主黨人艾迪·伯尼斯·約翰遜(Eddie Bernice Johnson)談論了這部法案,眾議院的議案與參議院通過的最後版本已經更加接近。

舒默說:“我相當肯定我們將把一個真的是很好的版本送到總統的桌上。”

(美國之音記者李逸華從國會山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