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動國際宗教自由 批評者稱虛偽

  • 索科洛夫斯基

華盛頓新聞博物館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推動國際宗教自由 批評者稱虛偽

華盛頓 - 美國國務院快將公佈年度國際宗教自由報告。這是美國政府從1990年代開始的關注海外宗教迫害問題的幾項努力之一。支持者認為,這種報告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顯得必要,不過批評者卻說,這是新殖民者主義做法。

美國憲法有關宗教的條款允許美國人自行選擇信仰而不設國教。這些話語刻在了華盛頓新聞博物館內。在館內開會的人士正在探討同樣的原則是否也應適用於其他國家。

很多與會者相信,這一條款反映了普世原則。

“從某方面講,捍衛宗教自由是捍衛做人的含義。” 卡特里娜蘭托斯斯韋特說。

斯韋特主持一個名叫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的政府機構。委員會每年公佈地圖,標明委員會所說的世界上踐踏宗教自由最嚴重的國家。

斯韋特說:“如果我們可以鼓勵、勸服各國接受這樣的觀點,那就是,我們需要改進自己的工作,建立安全的公共場所,讓持各種信仰的人都能和平、公開而不懷恐懼地實踐他們的信仰,這將使這些國家能夠在多項領域建立更加寬容和穩定的社會。”

然而,在華盛頓,並非人人都同意她的觀點。在智庫跨大西洋學會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有人對美國政府推動國際宗教自由的做法提出了批評看法。

研討會主持人、西北大學的政治學專家伊麗莎白沙克曼赫德說:“我實際上將美國當前的這個項目看做是在海外推動美國戰略和經濟利益的整套做法的最新環節,其部份方式是通過社會與宗教工程學手段。”

赫德認為,這其中存在雙重標準。

她說:“我們覺得自己實現了宗教自由,這是我們所擁有的,於是,輪到其他人,我們需要加以某種管理,需要教導他們學會寬容,需要改造他們。在美國的外國宗教事務圈,每個人都在海外培養宗教寬容人士,而具有反諷意味的是,這是政府在國內從來不做的事情。”

她說,這是因為美國憲法禁止政府這樣做。其他批評人士說,宗教自由是個西方觀念,對其他社會可能有破壞性。

美國宗教自由大使、猶太教拉比戴維薩珀斯坦訪問緬甸一個基督教福音派教會時問到了侵權問題。在場一位緬甸女基督徒的回答跟美國憲法不無相似之處。

“希望政府不要把人分門別類來看,將每個人都當成公民,公民的身份應當是第一的。”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