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做出的一些人事任命、他本人對中國的批評以及在台灣問題上的一些做法,使很多人擔心他上任後美中之間會出現衝突。美國有學者建議,鑑於美中兩國領導人在2017年都處於權力過渡期,他們應該致力於維持美中關係的現狀,從而使得各自可以把精力放在內政上。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個提議是不現實的。
美國西東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汪錚日前在《外交政策》雜誌上撰文說,自認為是最擅長做交易的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就職後首先可以做的一個最大交易,就是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達成一個避免兩個超級大國發生正面衝突的協議。
美中都處於敏感的權力過渡期
從1月20日起,川普就要對美國民眾負責,兌現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承諾。而在2017年的秋天,中國執政的共產黨要舉行第19次代表大會。預計在這次大會上,7位政治局常委中的5位要退居二線。因此對於習近平來說,他在這一年的優先考慮是確保這次黨代表大會的成功並利用這次大會進一步鞏固他作為'核心'領導人的權力基礎。
汪錚教授指出,在歷史上,黨代會也是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時候,而在這個敏感時期,北京往往會對外部事件做出強硬的回應。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在2012年舉行的18大期間,中國對日本政府將釣魚島收歸國有做出了憤怒的反應,使中日關係降到冰點。這一關係到目前還沒有從那次危機中恢復過來。
他還表示,任何權力過渡都是不穩定和危險的。哪怕是一件小事也可能對一個沒有做好準備的新政府構成巨大的挑戰。小布什總統2001年上任不久美中之間爆發的EP-3偵察機事件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在這種背景下,汪錚教授認為,川普和習近平都有強烈的興趣不擋對方的道。如果他們能夠達成維持現狀的交易,他們就能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各自內部需要優先處理的問題上。
一年的緩和期?
汪錚說,這個交易應該是為期一年的緩和期,即在2017年,川普和習近平試圖維持現狀,凍結雙方之間的任何潛在爭端,包括北韓、台灣和南中國海,雙方不採取任何會積極改變現有外交禮儀或是長期協議的舉動。
他認為,即使是一年的緩和期也可以使得兩位領導人先處理他們的內部問題,而不是被迫在內外兩條不同戰線上作戰。在最初上任的時候達成這個交易將幫助川普集中在他的國內問題以及像伊斯蘭國和敘利亞這些更為緊迫的國際問題。在這些問題上,川普需要中國默契的配合,這也是他應當確保北京不採取對抗與敵對態度的原因。
中國一些鷹派人物也認為,美國在很多問題上需要中國的合作。前中國空軍大校戴旭最近在《環球時報》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說:“如果沒有中國合作,川普將一事無成。我大膽斷言,如果他選擇和中國對抗,他的任期最多不超過四年。”
汪錚認為,這個一年的緩和期對雙方都有很多好處。它會在川普新任期的開始避免一個風險極高的“懦夫遊戲” ,而且使川普和習近平有時間為今後更為嚴肅的美中談判做好準備。
他在文章中說,外交是以智慧和成熟處理複雜局面的藝術和一門科學,而處理美中關係這個世界上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尤其需要高超的機智和慎重,川普和習近平給他們自己這個時間和空間來獲得這些東西是明智之舉。
達成交易需要好的中國團隊
汪錚還認為,這個交易是可行的,因為目前沒有任何使兩國進行對抗的仍在持續的危機或是緊迫的問題。但 是他認為,想要達成這樣一個協議的話,川普需要一個好的處理中國事務的團隊,任命“中國人的老朋友”布蘭斯塔德州長出任駐華大使是一個好的選擇,而任命對 中國有強烈看法的白邦瑞和納瓦羅擔任他在東亞和中國事務顧問使主流的中國專家擔心,他們是否能夠為新總統提供客觀和理性的評估。
分析人士:提議不現實
不過,曾經擔任過《外交政策》雜誌副編輯後來創辦了涵蓋政治、經濟與國家安全議題的博客網站RealityChek的托納爾森(Alan Tonelson)認為,這個提議是很不現實的。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這個在理論上聽起來挺好,但是從我對習近平的了解來看,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他準備這樣做。”
托納爾森說,在他看來,中國在南中國海施加了更大的壓力,而且在川普當選總統以及在台灣問題上發表看法之前就在這樣做。
他說:“我不認為中國對此有任何興趣。我認為,中國會繼續想盡辦法撈取它看到的任何油水,直到有人把它擋回去。”
托納爾森沒有分析川普政府是否會考慮這個提議。
兩人個性迥異讓美中關係更難預測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川普上台後,美中關係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說,川普和習近平兩個人上台的時候都誓言要恢復國家的偉大榮光。川普的競選口號是要“讓美國再次偉大” ,而習近平2013年上台時提出了實現“中國夢” 的目標。但是作為政治人物,美國這位喧鬧的、喜歡即興發揮的候任總統川普和中國那位有城府、言行審慎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個人迥異的個性和行事風格給兩國關係注入了新的不可預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