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國家盼與美中同時交好

  • 鍾辰芳

布魯金斯學會討論美、中在亞洲軟實力競爭(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亞洲國家盼與美中同時交好

一個定期追踪亞洲國家人民意向的跨國調查研究顯示,儘管在中國崛起後美中兩國在亞洲競逐影響力日漸激烈,不過亞洲國家並不希望被迫在兩者之中做一個選擇,而是希望同時與美、中交好,在經濟上中國是他們的機會,但在安全上美國還是最值得信任。

由台灣中央研究院與台灣大學合辦的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sia Barometer Survey),長期追踪亞洲各國公民對於東亞地區威權體制轉型與民主化變遷的政治態度,定期在亞洲進行同步跨國調查。

主持調查研究的台灣中研院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學教授朱雲漢,上星期五帶領研究團隊來到華盛頓,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最新一波調查結果。

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朱雲漢宣布亞洲民主動態調查結果(美國之音鐘辰芳拍攝)

朱雲漢指出,今年初才結束的這一波調查,主要的議題是收集東亞各國人民對於美國與中國在地區的影響力,以及對中國崛起的看法和態度。他說,在中國更加自信、開始對外輸出軟實力,以及更有能力設定亞洲議題的同時,美國也採取亞洲再平衡政策作為抗衡,雖然各國以他們各自與中國的地緣關係而有不同看法,但基本上亞洲國家仍然希望與美國、中國都維持良好的關係,不希望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

朱雲漢說:“很多國家的民眾他們都傾向於同時跟美國和中國都維持比較好的關係、交往,因為很顯然在經濟方面可能他們都越來 越更依賴中國,但在很多安全領域上他們可能更信賴美國。所以對他們來講,這兩個都是重要的關係,而且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他們都不能選邊說,我跟中國走的 近就要減少和美國的交往。”

朱雲漢說,台灣的調查結果也是一樣,雖然民進黨傾向支持台灣獨立,希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但台海兩岸經過20多年來的互動彼此的經濟關係已經非常緊密,因此蔡英文總統也不得不以維持現狀來作為政策選項。

朱雲漢說:“對蔡總統來講,維持現狀還是一個重要的選項,所以從競選到今天為止,她都還是希望能維持現狀,雖然能做到什麼 程度是另外一個問題,但至少在台灣,不管藍或綠,我相信他們都認為兩岸關係經不起一種斷裂或全面性的倒退,這對台灣影響太大,這不是現實上一個合理的選 項。”

此外,這個新一波的亞洲民主動態調查結果也顯示,中國周邊實行民主、重視傳統與民主價值的國家,大都還是認為美國對地區有正面積極影響力,他們也傾向選擇美國的製度與模式,不過在東南亞,除了菲律賓、緬甸和越南以外,美國在香港、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正在失去其吸引力。

台灣大學東亞民主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布里奇特·威爾士(Bridget Welsh)說,許多亞洲國家的人民認為美國最重要、最具優勢的軟實力就是它的民主價值,但奧巴馬政府推動亞洲再平衡政策卻只專注於經濟和軍事層面,在美 中影響力的動態平衡正在改變時,民主是美國最需要把握和運用的重要資產。

台灣大學東亞民主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布里奇特·威爾士(美國之音鐘辰芳拍攝)

威爾士說:“我們在調查軟實力時發現,美國並沒有與東亞人民接觸(engage),我們看到這方面有缺口、差距和改變,我認為這與我們的政府與東亞接觸的方式有關。那是一種高度菁英化、以高層訪問交流為主的做法,而不是與普通公民接觸。”

美利堅大學教授陸傑分析美、中模式(美國之音鐘辰芳拍攝)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美利堅大學政府研究學系助理教授陸傑表示,他的研究發現,中國公民在討論哪一種模式較適合中國 的未來時,選擇“美國模式”和“不清楚”的佔大多數,他分析影響人們選擇的因素,包括經濟條件、法治、監督制衡、選舉政治、政治權利以及自由等,這可能是 因為中國公民對政府在這些領域的表現給予負面評價的關係。

亞洲民主動態調查涵蓋亞洲14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台灣、菲律賓、蒙古、新加坡、越南、泰國、南韓、印尼、中國、馬來西亞、日本、柬埔寨、香港、緬甸。自2003年開始進行第一波調查,2008年完成第2波調查,第3波調查時間是2010至2012年,最新的第4波調查時間是在2014到2016年初。

研究團隊說,調查結果要經過幾個月的最後整理才會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