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和中國據信將很快在1月初簽署階段性貿易協定。根據這個協定,美國將會減少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或者至少會降低人們對兩國貿易戰升級的擔憂。
分析人士稱,中國政府在這個協定中之所以做出比美國更多的讓步,是因為它面臨著多種國內經濟挑戰,比如流動性不穩、失業增加、兩國經濟脫鉤的危險等。
但是,分析人士認為,這協定,即便簽署了,也不會為製止美中科技戰起到多大的作用。而科技戰則是雙邊貿易摩擦的核心問題。
美國紐約的傑尼根資本研究公司(J Capital Research)共同創辦人和研究部負責人安娜·斯蒂芬森·楊(Anne Stevenson-Yang)說:“美中之間真正的緊張所在,或者真正的大戲所在就是在技術領域。科技領域又回到了原點,無論是華為、中興、知識產權等等。”
科技戰就在前面?
安娜·楊說,“現在還沒有進入這種貿易關係的真正的戰場。”她指出,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在抨擊中國,但在科技問題上,他還有所保留。這些問題最後可能繼續推動中國對美的科技產品出口,從而使貿易失衡問題更加嚴重。
安娜·楊說,如果沒有監督機制確保中國把它做出的購買美國商品和改革經濟結構的籠統承諾變成現實,現在的這個貿易協定對減少美國對華貿易每年30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不會起到多大作用。她表示自己對此並不樂觀。
安娜·楊女士說:“這個協定發出的信號是,美國對這個協定要比中國更為急不可耐。槓桿的力量只會隨著時間而增加,因為槓桿說到底就是為了特朗普的選舉。 ”
12月13日,美國官員宣布,中國已經同意增加“購買(美國)製造業商品、農產品、能源產品和服務業產品,今後兩年至少要增加2000億美元。”
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簽署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協定中包括的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是“完全可以執行的”。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也證實,協定文本中有九個部分涉及保護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金融服務市場准入、匯率、透明和爭端解決機制等議題。
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師廖群說: "中美科技戰肯定還會持續,包括金融戰都會持續。貿易戰只不過是暫停。暫停後,大家都要做點讓步,那麼,中國讓步大一點,因為這個貿易逆差確實是比較大,削減點貿易逆差,原則上來講,中國政府也都是同意的。”
但是,廖群補充說,美國應當給中國留有合理的空間,去評估市場狀況,對採購做相應的調整。
這位經濟師還表示,表面上看,這個階段性協定代表美中貿易戰的臨時性停火,但要維持長期停戰,這個協定是遠遠不夠的。
停火還要多久?
廖群說,“美國和中國將會繼續打科技戰、金融戰、甚至匯率戰。現在或許已經宣布了停火,但之後,雙方還要繼續就讓步進行談判。由於貿易失衡的規模相對較大,中國還會做出更多的讓步。中國在原則上早就同意縮小貿易赤字。”
台灣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邱達生也認為,美中科技戰事關哪個國家在今後幾十年能夠主導世界高科技發展,所以不會輕易結束。
邱達生說,短期看,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落實有可能出現問題,因為美中雙方對中國做出的購買和結構改革承諾的理解並不一致。
比如,從明年1月起,中國將降低850多種商品的關稅,比如凍豬肉、牛油果、某些型號的半導體等等。面對經濟放緩和與美國的貿易戰,北京會推動出口,採購國內短缺的物資。
邱達生說,從中國方面看,“它現在800多項降稅的產品,它需求的產品跟美國叫它買的產品,幾乎不盡相同,供應和需要沒有一個很好的Match,未來是不是美中雙方是有持續矛盾的機會,其實還是大的。”
邱達生說,中國同意跟美國達成這個協定是因為中國不想讓外部壓力妨礙到執政者應對各種國內問題,比如債務問題、金融行業的違約風險、國企改革問題等。
深水領域
但是,美國也不應該對中國會大刀闊斧解決不公平貿易、侵犯知識產權、科技盜竊、出口補貼、貨幣貶值等等問題給予太高的期望。邱達生把這些問題成為“深水領域”,這些領域將是美國與中國談判達成下階段貿易協定時關注的焦點。
中國承諾進行結構性改革一點都不新鮮。邱達生說,關鍵是看他們如何有效地進行改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絕不會輕易降低它對國有企業的支持力度。中國認為,國企在中國經濟多次抵禦經濟風險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特朗普政府表示,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將大體保持在25%的水平,這將成為今後跟中國進行第二階段貿易協定談判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