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聯合國大會星期二(4月19日)就一項有關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行使否決權的決議草案展開討論。這項得到美國支持的提案要求五個常任理事國向聯合國大會解釋其行使否決權的正當性。
安理會改革已經在聯合國討論多年。自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否決權的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由於莫斯科行使否決權,安理會始終未能採取實質行動制止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目前,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作為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可以否決安理會提出的任何決議。其他10個由選舉產生的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沒有這樣的權力。
星期二討論的決議草案由列支敦士登在上個星期提出。列支敦士登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在推特上公佈的草案文本顯示,決議要求聯合國大會主席在“一個或多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投出否決票後的10個工作日內,召開正式的聯大會議,就否決票的情況進行辯論。”如果這項決議獲得通過,還意味著安理會需要在聯大辯論開始的三天前,向聯大提交一份有關使用否決權的特別報告,而且聯大辯論時將先安排投下否決票的常任理事國發言。
法新社報導說,這項提案目前已得到50個國家的聯署。參與聯署的包括五常之一的美國,但是中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這四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不在列。
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琳達·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尤其對俄羅斯過去二十年來濫用否決權的可恥模式感到擔憂。”
她說,列支敦士登所提出的決議的通過將是“對所有行使這項權力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問責、透明和責任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分析人士說,這項決議如果獲得通過,可能會讓行使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丟面子,但並不一定能夠阻止否決權的使用。
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對美國之音說:“雖然決議需要就安理會的任何否決進行辯論,但它並不要求成員國真的出席並提供理由。 如果他們保持沉默,那會讓他們尷尬,也許可以稍微阻止否決權的使用。這個機制是羞辱使用否決權的國家,但是不會阻止否決權的使用。聯大無法以任何方式推翻否決權,因此懲罰更多是來自公眾的審視。”
聯合國的數據顯示,自1990年以來,莫斯科共使用否決權29次,美國19次,中國14次。英國和法國在1990年以後沒有使用過否決權。
美國主要在涉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問題上行使否決權,中國和俄羅斯阻止了有關敘利亞的決議。
法律專家說,如果要改革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則需要修改《聯合國憲章》,但是這很難實現。不過他們指出,聯合國大會仍可以發揮作用。
本月初,在美國的牽頭下,聯合國大會以93票支持、24票反對和58票棄權的表決結果,暫停了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中的席位。
列支敦士登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表示,他們所提出的有關否決權的決議草案將是“為聯大賦權和加強多邊主義邁出的有意義的一步。”
目前尚不清楚這項決議是否能夠獲得通過。星期二的辯論為非正式的閉門磋商。
法新社說,參與聯署的50個國家當中有烏克蘭、日本和德國,其中日本和德國尋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其他潛在的常任理事國席位的有力競爭者對於這項決議的立場還沒有披露。
法新社援引一位外交官的話說,雖然法國沒有參與聯署,但是將支持決議。英國、中國和俄羅斯會如何表決,尚不明朗。
法國在2015年與墨西哥發起的一項倡議提議,在涉及大規模暴行時,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自願共同暫停一票否決權的使用。該提案已得到100多個聯合國成員國的聯署支持,但是迄今為止仍未有什麼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