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台灣民主選舉與兩岸議題備受國際關注之際,在影視製作領域也陸續出現以政治職業人員甚至台海危機為主題的影視劇,不僅在台灣凝聚了共識,更進一步讓中國網民一窺台灣民主選舉與性別平等的社會價值觀,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文化戰場」上展現實力。
「就算總統也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或立場,要去改變制度。」這段出自於台灣電視劇《人選之人》的經典台詞不但深度剖析民主社會,更衝擊到中國網民三觀。
選戰職業人員劇勾勒台灣民主風貌
《人選之人》以總統選舉為背景,描述台灣政黨競選幕僚故事的政治職業人員劇,2023年4月首播。值得玩味的是,5個月後,劇中當選總統的資深藝人賴佩霞,一度獲得積極參選總統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延攬為副總統參選人搭檔,再次引起話題。直到今年1月初,《人選之人》在微博上仍受到不少中國網友討論與好評。
有中國網友說,自從看了該劇之後,就留意到台灣進行中的選舉活動,發現真地跟劇裡呈現的內容差不多;有人則感嘆,劇中關於同婚、同性戀議員、性騷擾跟全民投票選舉等情節“在這裡(中國)做,從輿論上、制度上基本死定了,但是在那邊(台灣)卻怎樣都有退路似的,一切可以被商討、被尊重。”
《人選之人》編劇簡莉穎表示,該劇播出後的幾個月來,確實有許多中國網友透過私訊對她吐露心聲,尤其是對比中國近年來越來越緊縮的言論空間,有中國留學生說欣賞該劇就像品嚐“政治代餐”,領略自己渴望卻不可及的民主生活。
尤其是劇中對抗職場性騷擾的劇情,更讓他們想起2022年1月,江蘇發生「豐縣八孩鐵鍊女」遭非法拘禁、性侵事件,卻遭官方封鎖消息,更形成強烈對比。
簡莉穎告訴美國之音:「一個真地可以互相平等尊重,去討論怎麼樣讓我的世界變得更好(的環境)是他們(中國)人民也需要的,可是被禁止了,所以看到戲中可以這麼自然地聊政治、聊民主,就是他們平常腦海中想的事情可以被用中文說出來,對他們的衝擊非常非常大。”
對此,在台北的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王信賢也曾撰文分析,在大批中國網民「翻牆」追劇之後,網路平台「豆瓣網」上關於《人選之人》的詞條遭刪除,但是又引來更多網友討論,有人更直言「沒上豆瓣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被我們看到選舉唄」;也有人說「台灣果然是華人社會唯一的希望」。
在一黨專政下的中國,另一段被奉為「金句」的對白同樣帶給中國網民對於民主選舉產生不同想像。劇中總統候選人在談到選舉時說:「選民沒有義務一定要投票給你啊,就算你做得再好也一樣,這就是民主社會」。
王信賢在文中分析,這反映出融合了西方民主價值與中華文化的台灣政治確實對當前大陸民眾有吸引力。他同時提醒,台灣除了要持續確保民主的質量,取得大陸民眾的“嚮往”,也應對於台灣屬於中華民族與文化的一環有所體悟,否則大陸民眾心中的民族主義情緒恐將壓過對民主的追求。
同島一命!影視劇還原96年台海危機
相對於《人選之人》是在相對輕鬆的職人劇中,潛移默化地融入政治話題,另一部台灣影視劇《國際橋牌社》就可以說是「直球對決」的政治題材。
2021年10月上架的《國際橋牌社2》以1996年因中共不滿時任台灣總統李登輝訪美而引發的台海飛彈危機為背景,描述據守在台灣最前線馬祖高登島上的官士兵面臨戰爭一觸即發時的心境。
在台北的《國際橋牌社》製作人汪怡昕表示,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是許多年來兩岸最接近戰爭的狀態。他述說這段“同島一命”的往事,想說的是公民輪流服役當兵保衛國家,就是一種“社會契約”,人人有責。
汪怡昕說:「劇中那群人其實都很不願意,可是當你面對戰爭的時候,不能退啊!因為你的家人就在後面,然後另外一點是大家輪流來(服兵役),保家衛國這件事,不是靠熱情,靠的是每個人身上對義務的自覺。”
在中共不斷升高對台軍事威脅的情形下,汪怡昕說,這一兩年該劇在油管(YouTube)上架的片段持續創下高流量,不僅贏得許多台灣職業軍人認同,甚至有不少當過兵的弟兄也都留言說,自己當年操作過的武器都還記得,萬一國家有需要“喊一聲就上”,讓他毫不懷疑台灣人的抗敵意志。
中國掌控市場打壓台灣政治題材劇作
汪怡昕認為,影視劇不只是娛樂,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文化戰爭」。但他也不諱言,在台灣要拍攝政治、軍事題材的作品,無可避免地會遭遇來自中國的全方位打壓。
最直接的是演職人員所承受的壓力,尤其是該劇籌拍之初,兩岸情勢還沒有現在這麼緊繃,不少藝人為了保住在對岸的演出機會而婉拒參演,還有一些工作人員只能選擇匿名參與製作。
除此之外,由於中國近10多年來大舉贊助國際影展以及網路平台,也造成大型片商不願出資拍攝這種劇中不斷出現台灣國旗、國號的作品,就算拍了也無法在國際影視平台上架。
反之,汪怡昕說中國片商所拍攝的各種以抗美援朝、中東撤僑甚至鄭成功收復台灣為背景的「戰狼電影」卻挾其龐大資金,在國際間壓制台灣敘事的作品,也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認知作戰”,對於台灣的國際影響力構成威脅。
環顧週邊國家,韓國也是以國家的力量支持影視產業發展,並且勇於挑戰光州事件等政治議題。汪怡昕認為,一方面是韓國創作者有強烈捍衛國家生存的使命感;另一方面,相對較大的內需市場又能擺脫中國資金制約,也是他們能夠大量拍攝政治劇,越拍越好的原因。
韓國影視業不避諱批判威權
在韓國首爾的獨立記者楊虔豪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韓國影視產業很早就積極拍攝上個世紀80年代的學運抗爭,爭取民主的題材,毫不避諱地批判獨裁威權體制,也讓確實讓沒有經歷過那段時期的年輕世代了解民主自由得之不易。
楊虔豪說:「(韓國影視產業)他們不會去迴避這些事,尤其他們認為第一,這是有商業價值的,可以獲得很多人的共鳴;第二個他們有一種歷史的使命,會覺得說這個東西是需要被下一代人知道。”
楊虔豪以2023年末上映的電影《12.12:首爾之春》為例,這部描寫1979年「雙十二政變」的電影受到許多年輕觀眾青睞,甚至有分析認為,因為片中鎮壓學運的歷史令人動容,可能衝擊到今年4月保守派執政黨的國會選舉。
在台北的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朱立熙也認同這樣的看法,朱立熙告訴美國之音:「(韓國)保守陣營現在大概很緊張,因為全鬥煥就延續著朴正熙的獨裁政權下來的,(朴正熙)就是現在保守政權的祖先,所以我想尹錫悅的政府,執政黨國會(選舉)也許會有影響。”
相較之下,朱立熙認為,台灣影視產業發展早於韓國,卻少有批判威權歷史。除了中國市場誘因之外,還有過去威權體制之下的台灣政府用盡方法要抹去群眾記憶,讓許多創作人和片商直到現在都還會自我審查。
對此,在台北的前台灣立法委員姚文智感受深刻。2022年由他出資拍攝的電影《流麻溝15號》描寫上個世紀50年代女性政治受難者的故事,籌拍過程中就遇到龐大的資金壓力。
儘管有賠錢的風險,還是選擇完成創作,姚文智說,身為創作者必須正視幾十年來台灣政治歷史演變如此之巨大,相關電影卻屈指可數。缺乏深刻歷史思考的民主恐將變成民粹主義的溫床,對台灣民主的深化造成危害。
姚文智告訴美國之音:「如果我們(在影視)這一塊完全失守,自己的故事沒有辦法傳頌下去,更年輕的一代覺得台灣享有民主跟自由好像輕輕鬆松,不需要靠太多的努力維護,我們在對這塊土地的認同還有文化上,會失去根本的認識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