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神社爆炸案 日本追捕一名南韓人

東京靖國神社發生爆炸後現場被封鎖。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靖國神社爆炸案 日本追捕一名南韓人

東京警視廳周四(12月3日)透露,上周一在東京靖國神社發生的爆炸案疑犯是一名韓國男士。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周四也稱,日本正要求南韓協助搜查,並說明日本把案件列為包括恐怖襲擊、游擊在內的性質展開搜查。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周四早上在記者會上,針對多個主流傳媒11月23日報道﹐東京靖國神社南門附近的廁所發生的爆炸案疑犯是一名可能已離境的韓國男士說:“不予置評疑犯詳情,但基於包含搜查共助要求等在內的法律依據,推進適當的搜查行動”,他還說明案件是否“包括恐怖襲擊、游擊在內的性質,警視廳正展開搜查”。

周四一早,官方電視台NHK在內,多個日本主流傳媒紛紛引述警視廳透露的消息說,上周一靖國神社廁所爆炸案現場炸彈殘留的電池上發現韓文,並根據靖國神社外幾個攝像頭拍攝到的錄像分析,鎖定疑犯是一名當時住在千代田區某酒店的韓國男士。

警視廳透露,該名戴眼鏡的疑犯案發前背著背囊、手提袋子出現在爆炸現場附近,隨後離開時徒步走向千代田區某酒店方向。警方搜查了酒店和出入國記錄後,相信疑犯是短期逗留,並已返回南韓。警方稱搜查一開始,就相信是外國人的個人單獨行動,並非組織行為。

上周一上午10點左右,供奉二戰甲級戰犯靈位的靖國神社靠近大殿的南門附近男廁發生規模不大的爆炸案,無人傷亡。東京警察隨後在廁所天花板上發現一個邊長約30公分的正方形洞口,內有固體包裝物和一些電線、引線和計時器等,地上則散亂了4根炸管和電池等。警方根據爆炸殘留物分析,認為不是國內激進派組織所為,並從錄像發現爆炸前30分鐘有可疑人物出現,懷疑是安裝了定時炸彈。

*聚焦歷史糾紛*

靖國神社1978年起開始供奉二戰甲級戰犯靈位,此一舉動令本來每年去參拜為國捐軀者亡靈的日本天皇不再去參拜,南韓也率先反彈,隨後中國跟進,構成了迄今為止中韓與日本之間關於靖國神社問題的歷史糾紛。2013年12月首相安倍晉三參拜後,美國也發表失望的聲明,從而牽制了安倍參拜,但每年春秋兩季和8月戰敗日,安倍或送楊桐、或捐款致意,此外總有上百名國會議員和部分安倍內閣大臣去參拜,令中韓兩國不滿。

近年日韓因為二戰期間日軍慰安婦中的朝鮮半島婦女是被迫還是妓女的爭議,促升兩國歷史問題糾紛,日韓關係惡化並落後於中日改善關係的趨勢,安倍與南韓總統朴槿惠上個月在首爾舉行中日韓三國峰會期間才首次實現了會談。

雖然安倍同意在慰安婦問題上與南韓磋商,但在日本,幾乎所有傳媒、輿論都指出日韓之間不僅早已解決了戰爭賠償和道歉問題,而且上世紀90年代日本創建的“亞洲女性和平基金會”向前日軍慰安婦每人發放300萬日元(約2.4萬美元)慰問金和首相道歉信時,南韓前慰安婦們也領取了,所以法律上、道義上都已解決,南韓前總統金大中也宣佈過“南韓不再追究歷史”的決定。

*法治國家性質*

日韓關係惡化的另一原因,是南韓軟禁和起訴日本《產經新聞》駐首爾前支局長加藤達也,指控他報道南韓沉船事件中,朴槿惠與男士幽會是“抹黑南韓領導人”,但南韓卻不追究消息來源的南韓傳媒。此舉令日本相信南韓是借題懲罰經常批評南韓的《產經新聞》,日本輿論廣泛指責南韓“不是法治國家”、“是掛名的民主國家”,政府外務省今年3月2日也曾在網頁上把日韓關係中“基本價值觀共有”的文字刪除。

在日韓通過首腦會談,開始醞釀改善關係的氣氛中,日本要求南韓合作搜查靖國神社爆炸案疑犯,是再次考驗南韓法治制度,南韓響應與否可能引起南韓或日本輿論的壓力。京都大學副教授岡本隆司對南韓處理國內外問題缺乏法治分析說:“韓國人考慮問題依然是基於儒教思想,這一點很像中國,只是把‘法治’掛在嘴上,卻經不起尊卑關係、道義人情的觀念阻礙,所以‘法治’只是一種裝飾,在目前的韓國社會,也並沒有謀求向西方民主的三權分立目標靠攏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