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報告:台灣應以海空游擊戰對抗解放軍

  • 鍾辰芳

戰略及預算評估中心台灣報告封面(照片來源:戰略及預算評估中心)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智庫報告:台灣應以海空游擊戰對抗解放軍

華盛頓 - 一份美國智庫發表的報告說,在台海軍力嚴重失衡的情形下,台灣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有效對抗中國大陸解放軍的侵略。報告建議台灣,以海、空游擊戰的思維來取代傳統式防衛戰略,這包括建立一個小型潛艇部隊,而不是向美國採購八艘柴油潛艇。

這份名為“堅固台灣2.0版(Hard ROC 2.0)”的七十多頁報告,是由華盛頓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三位戰略專家所撰寫,包括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托馬斯(Jim Thomas)、該中心資深研究員斯提里恩(John Stillion)和拉赫曼(Iskander Rehman)。

報告說,台灣必須以“加長與解放軍作戰時間”作為其防衛戰略的核心,因為這可以為台灣換取更多等待外援抵達的黃金時間。台灣只需要針對一部份來襲的封鎖或侵略發動襲擊,並不需要對週邊水域取得絕對控制,要達到這個目標,台灣可以建立一個由42艘小型潛艇組成的潛艇部隊,如同北韓和伊朗所做的一般。

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舍爾(Richard Fischer)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這份報告提到許多不錯的建議,例如以小型潛艇對來襲敵人發動游擊戰術,的確可以加強台灣整體防衛能力,但它不能取代台灣所需的遠程打擊和嚇阻能力。

費舍爾說:“我不認為台灣會有人不同意說,台灣需要一些數量的小型潛艇,即使是無人駕駛的小潛艇,不過台灣也需要具備一定距離的嚇阻能力。”

費舍爾表示,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報告只能提供台灣一個戰略思考方向,但面對中國軍力的增強,台灣仍然不能不具備潛艇和現代戰機的遠程防衛能力。

他說:“如果台灣完全遵照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報告的建議,中國也會跟著加大它侵略台灣的能力,以便它能從更遠的距離發動攻擊,所以最終台灣還是會需要某種遠程打擊與威懾能力。”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博斯科(Joseph Bosco)與費舍爾看法相同,認為發展海空游擊戰的能力不能取代台灣所需的遠程防衛能力,不過這種戰術的確可以為台灣爭取寶貴時間等待馳援,是一個強化台灣防衛能力的可行做法。

博斯科說:“報告中有一點極為重要,就是拖延中國對台灣的攻擊換取寶貴的時間,這對等待外來的,特別是美國的介入非常重要,不過這種戰略需要台灣和美國的密切協調,如果華盛頓願意明確承諾,它將協助台灣抵御侵略,那麼爭取時間等待美國的援助,對台灣來說的確是一個有利的做法。”

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的費舍爾說,台灣應該會在短程、立即性與遠程、長距離的兩種防衛能力上求取平衡,他也建議台灣在發展不對稱防衛能力時考慮其他選項,例如投資美國正在發展的“磁軌炮(railgun)”計劃,這種新科技武器具有強大的威懾力量,能夠攔截導彈也能夠對來襲的船艦發動攻擊,一旦台灣具備這種不對稱防衛優勢,解放軍將不敢輕易對台灣發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