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華盛頓 - 美國總統奧巴馬新推出的減排政策可能導致很多煤炭發電廠關閉。同時,美國環境保護署和台灣環保署共同成立的一個名為國際環境伙伴項目的環保計劃初見成效。已與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非洲等地區的多個國家建立合作關係。
這個項目致力監理強化與國際伙伴的合作,共同改善全球環境污染的問題。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請來項目的主要發起和落實者 - 台灣環保署署長魏國彥和美國環保署代理助理局長簡西田(Jane Nishida)共同講述他們這一年的經驗和收獲。
魏國彥說:“這場抗擊氣候變化的戰爭是關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我們會發揮我們的作用。”
簡西田說:“我們已經資助了10幾個國際和地區合作伙伴,共同解決一些重要問題,比如清潔空氣,氣候變化﹑污染地區清理﹑水銀檢測﹑電子垃圾﹑環境執法和節能教育等。”
去年8月,項目主辦方與國際環保非贏利組織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舊金山建立了“城市清潔空氣伙伴“這個兄弟項目。通過建立兄弟城市關係從而達到互相借鑒方案技術,共同達到減排目標的目的。
比亞內佩德森是亞洲清潔空氣中心的執行董事,他表示在本星期一的第一屆國際環境伙伴會議上,他們已經得到了25個城市的支持。
他說:“我們想要以城市為基准,在亞洲提高空氣質量。我們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就是在2020年之前吸納200個參與城市。”
城市清潔空氣伙伴項目最大的障礙在於,如何針對一些亞洲城市不環保的物質欲望和生活方式,幫助他們量身定做空氣治理方案。
佩德森說:“亞洲各地方的文化差異確實存在,只要我們採取多種方式去理解他們的訴求,我們的項目完全可以做到。”
中國尚未參與這個項目,一些致力中國能源問題的研究者認為以城市為單位的環境伙伴項目固然有效,而中國的污染問題更要從國家級政策入手。
美國氣候戰略中心的張帆說:“對中國來說,更多的政策問題還是至上而下的。很多政策可能會搞一些試點,這些試點可能是先從小地方出發,所以我認為這些城市之間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
中美雙方都曾表示,面對日漸嚴重的全球變暖和能源短缺,將減排這場硬仗打到底或許才是維持可持續發展,為後代著想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