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台灣《自由時報》7月10日報導,台灣政府各部門將根據仲裁內容對台灣造成影響的不同程度做出相應回應,如果涉及主權衝擊,則將由蔡英文總統親自回應,強調“堅持南海主權,確保自由飛行與航行權力”的既定立場,但不會提及“固有疆域”的十一段線。
民進黨政府自5·20全面執政以來曾就南中國海議題表達過相關立場,即台灣政府在南中國海議題上的基本立場是各聲索方對南 中國海的領土與海洋權利主張須符合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台灣對南中國海的領土和海洋權利主張符合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各聲索方應尊重 南中國海地區的飛行與航行自由;此外,台灣呼籲各方依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以及將台灣納入相關多邊協商機制。
*自我克制*
台灣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黃奎博表示,蔡英文政府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立場與馬英九政府基本一致,但在具體行動上會更加謹慎克制。
他說:“蔡這邊在南海的動作可能跟馬政府比起來會相對的小一點。因為我們都看出來過去美國對馬政府最後一年在南海的大動作非常不以為然。蔡政府因為要抓緊對美國的關係,所以她在這方面絕對要做一些自我的克制。”
菲律賓向國際常設仲裁法院提交的南中國海仲裁案原本並未牽扯到台灣,但2015年菲律賓在向法庭提供補充證明材料時將台灣控制的太平島也列為仲裁目標,主張太平島不是“島”,而是“礁”。如果仲裁庭裁定南中國海面積最大天然島嶼太平島是“礁”,那就意味南中國海上一切地質構造均不屬於“島”,因此就沒有200海里專屬經濟權,從而菲律賓可能實現滿盤皆贏的目的。
台灣知名國際戰略學者、前台灣立法院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林郁方認為,台灣新政府在南中國海涉及台灣領土主權的問題上的立場偏軟弱。
他說:“蔡英文大概覺得我們在相當程度上去依賴美國甚至日本,所以在南海這樣一個相當複雜的國際問題上她寧願採取一個守勢,甚至是退卻的立場。… 但總歸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你對自己的領土是要有所宣示的。”
*微妙處境*
但台灣政治大學教授黃奎博認為, 台灣新政府到目前為止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採取了一個相對更為克制的立場是因為蔡英文面臨比其前任更為敏感和復雜的國際環境。
他說:“現在一個比較微妙的處境就是蔡英文政府和中國大陸的關係一直沒有解凍,所以蔡英文政府希望在南海的做法上又要讓美國感到放心,中國大陸對台灣又不要惡言相向,同時又要維護中華民國在南海的主權。這三點實在不太可能同時發生。”
台灣網絡媒體《風傳媒》7月9日援引台灣外交部長李大維日前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的話報導說,台灣政府對仲裁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進行沙盤推演,在仲裁結果正式出爐後會清楚表達立場,但如涉及台灣主權,政府將不會有任何妥協。
*鮮明對照*
與北京對國際仲裁的“三不”立場、即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台北並沒有否認國際仲裁庭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南中國海仲裁的合法性,也沒有抹黑仲裁程序和仲裁員。今年3月,台灣通過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向仲裁法庭遞交《法庭之友意見書》,從專業的角度反駁菲律賓提出的太平島自身無法維持人類居住及其經濟生活的主張。
從目前多方的分析來看,南中國海案仲裁庭全盤接受菲律賓方面主張的機率不大。對於台灣來說最差的結果或許是法庭無法判定太平島是“島”還是“礁”。紐 約大學知名法學教授孔杰榮(Jerome Cohen)曾於今年5月3日在《金融時報》中文網上發表評論文章認為,“如果仲裁庭判定台灣目前所佔據的太平島、也是南沙群島最大的島嶼,有權享有 200海裡專屬經濟區,那麼台灣或許可以優雅地默認,甚至明確將仲裁庭論點引以為據”。
*雙輸局面?*
不過,台灣政治大學的黃奎博認為,南中國海仲裁結果無論是對菲律賓還是中國有利都對台灣來說是個雙輸的局面。
他說:“因為如果順了菲律賓的意的話,就等於是影響到中華民國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對南海的主張。同樣,如果對中國大陸有利,等於是在國際上又一次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本來中華民國南海伸張的合法性和取代性。”
《自由時報》 的報導披露,蔡英文政府就南中國海仲裁結果發表的立場聲明將不會提及中華民國“固有疆域”的十一段線,而將把重點放在依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維護 航行和飛行自由;對台灣未被納入仲裁程序表示遺憾;以及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共同維護地區穩定。
《風傳媒》7月10日的一篇報導引述新台灣國策智庫副執行長林廷輝的觀點認為,蔡英文政府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政策調整體現了對現代國際法所強調的“先佔有效管轄”原則的接受,同時避免在國際上給人留下與中國聯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