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最大貿易協議《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前途未卜

  • 美國之音

圖為台灣台北一處建築工地上的起重機 。 (2020年7月8日)

中國一家官方宣傳機構暗示,台灣海峽兩岸簽署的規模最大的貿易協議可能結束,中國有機會重新考慮已經已經10年之久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2010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削減兩岸之間約800種商品的關稅,是兩岸在經歷幾十年動盪關係後,雙方政府經歷兩次建立互信努力後達成的重大貿易協議。

不過,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兩岸的互信消失,台灣出口商也在過去10年學會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中國官方喉舌中國全球電視網(CGTN)上個月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今年9月到期,不過沒有詳細說明情況。

這個協議的終結將意味著兩岸最大的交易完結,斬斷兩岸政治關係中僅存的少數聯繫之一。

因此,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黃奎博說:“很難想像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將被取消,但是因為中國與台灣關係目前非常糟糕,已經不再有談判該協議時的政治基礎。如果這件事可能漸漸漸地成為現實,對台灣社會而言,這肯定會成為一個非常非常熱的話題。”

兩岸曾同意通過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減少貿易及投資壁壘,但從未停止進一步的放鬆。

而中國官媒又暗示協議將會過期。不過,退出協議需要提前180天通知。而重新交換將會非常困難,因為中國在蔡英文總統拒絕用“一中”描述兩岸後,2016年停止了正式對話。蔡英文的前任馬英九曾同意稱兩岸同為“中國”。

中國曾視2010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是使兩岸更緊密的方式,是其統一議程的關鍵。中國取消了台灣539種進口商品的關稅,台灣取消了267種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台灣的農業,漁業和機械工業等都有受益。

不過,台灣政府官員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終結將只損害台灣與中國貿易的不到5%。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希望讓台灣經濟上更難過,但台灣已經準備好好再次中國取消協議。蔡英文總統在努力通過“新南向政策”擴大與19個南亞和東南亞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

分析人士認為,除非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自動延續,否則協議就會終止,因為雙方都沒有興趣繼續推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