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台灣在蔡英文政府上台後與中國大陸關係陷入僵局,為挽救台灣產業,蔡英文政府推出新南向政策。然而此後,由於幾個月來政策範圍結構不明而受到批評。
台灣媒體廣泛指出,這個政策“只聞樓梯響”,政府沒有提出具體說明。針對外界質疑聲音不斷,行政院長林全本週五將親自主持新南向政策擴大政務會報,與有關各部委就新南向政策做一個盤整,希望從10月底著手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四年工作計劃。
林全說:“過去我們已經討論過幾次有關南向的這些措施,那麼我們的預算案送到立法院,我們需要再做一次盤整,把這個政策再看一遍,把它系統化,做一些歸納。所以我們要跟所有的部會做一些意見交換和盤點。”
據了解,台灣政府各部門已經編入42億元新台幣(約1.4億美元)預算來推動新南向政策。目前最具體的計劃在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合作化。
據統計,今年度新南向國家約有2.8萬人在台灣大專院校就讀,到2019年將增至5.6萬人。而其他部委的新南向工作計劃,林全也於上週收齊,週五將核對拍板。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鄭振中表示,對於配合度高,合作意願強的國家,台灣將相對投入較多資源,甚至擴大計劃。
蔡英文總統520上台之後,兩岸關係陷入低潮,包括觀光、教育、經濟往來等一系列馬政府大力推動的項目趨緩。尤其是來台旅遊的陸客人數銳減,新政府受到極大壓力。蔡英文政府推出新南向政策,希望深化與東盟(台灣稱東協)10國、南亞6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的關係,除了經貿領域,更要涵蓋科技、文化、觀光、教育及人民互動。
然而政策出台之後,由於範圍不清、重心不明、台商投資機會不定、政策資金不到位等問題受到批評。與此同時,新南向政策涵蓋的東南亞國家很可能面臨來自中國的壓力,以及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大陸“一帶一路”的挑戰。
然而台灣新南向政策辦公室主任黃志芳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在東盟、印度的優勢不一樣,中國有很多大型建設,例如一帶一路、亞投行,而台灣的優勢則在農業技術、水廠養殖、造船、活力旺盛的中小企業、技職教育和通訊業。他表示這些與大陸並不衝突,台灣可以在不同層面發展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