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 自動展開空難救助

  • 方正

寒冷潮濕的天氣為基隆河邊的潛水搜救人員帶來大大的挑戰。(美國之音記者方正拍攝)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台灣民間 自動展開空難救助

2月4日復興航空空難發生以後,台灣眾多的民間機構和個人為搜救工作提供了大量志願的協助,從提供食物飲料、取暖設施一直到宗教服務。

從上周末開始,台北地區遭受寒流襲擊,低溫、小雨,風速達到每小時20公裡。在相對開闊的基隆河邊,氣象條件顯得更加惡劣。台灣軍人、警察和消防隊員繼續沿基隆河搜尋著復興航空公司空難的失蹤者。

搜救人員並不孤單,幾十位忠於職守的記者陪伴著他們。他們不用擔心缺少取暖設施,也不用擔心吃不到熱騰騰的食物。自2月4號空難發生當天下午,柳啟偉就開著餐車來到基隆河邊為搜救人員和記者提供熱食和飲料。

他說,“因為我們覺得他們很幸苦,所以我們來做這件事情。”

柳啟偉的餐車叫“真九怪”。

他說﹕“這是台語啦,真九怪的意思是說他的要求比較多。”

實際上,他此時幾乎沒有甚麼要求。柳啟偉和幾位同樣經營餐車的業主來自一個叫作“台灣行動車創業發展協會”的民間組織即NGO,大家放棄每天1到2万台幣的營業收入來到搜救現場免費供應各自擅長的食品,並且保證全天供應。

柳啟偉介紹說﹕“象是我們有沙威瑪,然後蔥抓餅,還有包子,姜母茶,然後熱湯有玉米濃湯、雞湯、肉羹,現在還有雞蛋糕和貢丸湯。”

他們的NGO定期組織成員參與慈善事業。自空難發生後,他們全力以赴,每天都保證有餐車到基隆河邊服務。

柳啟偉說﹕“救災人員跟拿取食物的人員,他們會回頭跟我們講一句其實你們也很辛苦,我覺得我們就可以獲得心理上最大的滿足。”

小型的民間機構在災後救助中可以發揮有個性的作用,大型機構則開展著全方位的服務。佛教組織“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基隆河邊有四個大型站點,維持運轉的全部是志工。


基金會北區志工的副協調人羅美珠說﹕“我們這一次啊大概動用到的志工還沒有完全做一個精算的統計,因為還是在持續嘛,但是到現在應該有6、7千人了。”

空難發生當天,包括慈濟基金會和佛光山、法鼓山在內的眾多佛教組織就立即投入服務,數以百計的志工很快出現在接納罹難者遺體的台北第二殯儀館。他們吟誦“六字大明咒”和“大悲咒水”告慰亡靈,並為傷者和遺屬提供陪護關懷。

羅美珠說﹕“在機場的部分,有松山機場,有金門,有廈門等等,這些就是接機的部分。”

在基隆河邊的救難現場,慈濟基金會除提供多種食品、飲料外。

羅美珠說,“還有那些救難人員哦,他們下水去搜尋,上來非常冷。我們一般很少碰到這樣強烈的寒流。我們的志工就服務他們,披上溫暖的毛毯、圍巾,遞上一杯姜湯啊等等。我們甚至於做了大補湯,因為他們下去熱量損失很多,然後我們趕緊給他們補上大補湯。”

對於台灣的佛教信徒來說,義務奉獻並不需要特別的回報。

羅美珠說,“其實就是只有一個觀念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張米奇則不需要依靠任何組織,經營餐廳生意的她以家庭為依托從事慈善活動已經有差不多30年的歷史。

她說﹕“當然,因為我們家裡的人手夠多。我們幾個朋友的小孩就聚集在我們家裡,所以我們的孩子就變得很多很多。”

首先跟她一起來到基隆河邊的是丈夫和3個孩子。在幾百份魔法雞排到達以前,他首先開始準備1000份速食燕麥粥。

張米奇說﹕“然後我們自己帶了爐具、礦泉水來,水煮開以後現沖就可以吃。台灣的寒流有來了,所以希望有一些暖呼呼的粥讓他們更有體力。”

張米奇帶著孩子直接將煮好的粥送到了搜救的最前沿。這樣看來,1000份熱粥過不了太久就會物盡其用。

她說﹕“空難其實全世界都有,我希望說不管是航空公司或者是這些從業人員都要非常小心。應該是可以避免了,但既然已經發生,希望航空公司對客人可以更保護,維修的措施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