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3日的台灣總統及立委大選引起全球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因為台海的戰爭與和平不僅直接影響全球經濟,也攸關投資者的重大利益。 路透社星期一(1月14日)引述分析表示,台灣的這次選舉能夠減緩全球金融市場的對台灣與中國關係的關切。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報道說,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駐香港的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莉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賴清德勝選後“持平”的演說以及立法院三黨鼎立的 態勢,是中國可能不會採取行動的原因。
「如果中國什麼都不做,也許市場會解讀說,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因此市場會保持正面趨勢,」她對路透社說。
不過,路透社也表示,台灣本地的投資者卻因為選舉結果可能影響兩岸經貿關係以及阻礙台灣某些經濟政策的推動而產生憂慮與關切,因此星期一股市開盤後,有可能出現輕微的拋售現象 。
路透社引述專家的話說,由於政策不確定性的陰霾揮之不去,有可能導致投資人在台灣一年多一點時間內已經暴漲25%的股市上拋售各自的部分持股,台灣股市本週 有可能出現下行壓力。 但對那些擔心賴清德可能推動台灣法理獨立或北京當局做出強烈反應,甚至啟動一系列制裁行動,從而重創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投資人來說,目前的結局似乎可以大大緩解他們的關切。
「我想(市場)反應會是負面的。市場的解讀是台灣政府弱化、來自大陸的大量外部風險以及大量的內部風險,因為立法院的控制權也丟失了,」 艾莉西亞·加西亞·埃 雷羅對路透社表說。
路透社也表示,雖然某些投資者本星期可能會未經深思熟慮地拋售某些台灣股票,甚至台幣,但構成市場中堅的絕大部分投資人將在賴清德新政府5月20日就職前採取觀望的態度。
台灣執政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星期六(1月13日)舉行的總統大選中獲勝,不僅開創了台灣民主化之後任何一個政黨連續三次勝選執政的歷史性紀錄,而且也是首次出現一位現任副總統參選勝出。
雖然賴清德是北京最不願意看到的勝選者,而且北京還在選前多次指名道姓地將他指責為“頑固的台獨分子”和“地道的麻煩製造者”,暗示賴清德當選,台海 將“兵兇戰危”,但是由於賴清德在勝選後發表的談話中在兩岸問題上立場和措辭相當持平,而且民進黨在此次選舉中失去了在立法院的多數,三個政黨在立法院 的席次都不過半,將來民進黨或賴清德很難推動極端或冒進的政策,全球各大金融市場似乎都因此而鬆了一口氣。
台灣新一屆立法院將於2月1日開議,但是賴清德則將於5月20日舉行就職典禮。
紐約梅隆投資管理公司(BNY Mellon Investment Management)亞洲宏觀和投資策略部門主管阿寧達·米特拉(Aninda Mitra)向路透社表示,未來數日隨著台灣的政治人物、中國以及美國官員之 間相互隔空放話和交火,大家會看到一些激烈的政治表述和其他短暫的爭吵。
「就宏觀而言,在地緣政治層面我不認為會出現全球性的巨大漣漪,」瑞穗銀行駐新加坡亞洲首席經濟學家Vishnu Varathan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
他認為,民進黨失去對立法院的掌控是更大的問題。
「台幣可能因為(立法院)出現僵局這一很大的可能性而受到打擊,」他說。
路透社在報道中說,未來幾個星期內投資者將對賴清德在立法院內可能獲得的支持度有一個更清晰的感知。 在台灣立法院113個席次中,國民黨以52席次成為最大黨,民進黨以51席次之,而民眾黨則以八個席位位居第三。
路透社認為,中國當局對台灣大選結果的反應仍是全球金融市場最為關注的一環。
北京的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星期六晚間就台灣大選結果發表評論,強調“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暗示賴清德的得票率只有40%,另有60%的選民並不支持他 。 路透社表示,賴清德在勝選感言中也以模糊的措辭談論兩岸關係,一方面表示兩岸有合作的必要,另一方面則表明他決心「捍衛台灣免遭中國威脅和恫嚇」。
路透社也說,台海局勢變化對全球金融市場關係重大,除了台灣是全球最先進半導體技術的重鎮外,一旦台海爆發衝突,也有可能引爆美中兩個大國之間的直接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