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軍陸戰隊近期重返東沙島(Pratas Islands,或稱為普拉塔斯島)長駐,因應中國解放軍頻傳的奪島計劃。對此,軍事專家說,東沙島位於南中國海和巴士海峽的交會處,是偵搜解放軍南部戰區動態的前哨站,該島雖易攻難守,但台灣派遣駐軍後,中共奪島難度將略增,也催化國際介入的壓力。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台媒《自由時報》9月13日引述台灣軍方人士的話報導,解放軍頻繁侵擾台灣的西南海空域後,凸顯東沙島的戰略地位,台灣軍方因此在島上增設多項防衛武器系統及相關偵搜設施,過去“短期派駐”的海軍陸戰隊也改為“長期駐防”。
對此發展,在台北的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解放軍機艦萬一從廣東或海南島啟航,途經巴士海峽,進攻包圍南台灣的話,勢必行經東沙島週邊,因此,在島上駐軍有助於台灣的戰略預警效果。
他說,台海戰事雖由解放軍東部戰區主責,但其航母戰鬥群、兩棲艦多部署在海南島,且投入對台作戰的戰機也不可能全佈署於福建機場,因此,中共一旦決心武統台灣,南部戰區的角色不可輕忽。
東沙島地理位置佳 可預警解放軍動態
基於東沙島的戰略地位提升,台灣政府已逐年升級島上的偵搜設備。自2021年起,即斥資更新島上的岸際雷達與雷達站光電設備;2023年則添購配備有紅外線光電的機動雷達車,以達海面目標偵搜不中斷的效益。
揭仲說,東沙島的戰略位置有助於台灣監控解放軍南部戰區的海空軍等動向,另外,陸戰隊長駐並強化其遠程打擊火力也可以起到延滯解放軍進犯的效果,如在島上部署雙聯裝刺針飛彈或紅隼反裝甲火箭等武器,都可望牽制解放軍的機艦活動。
揭仲強調,東沙島的戰略價值有待發揮,但任何軍事佈署須避免過度刺激北京,這是台灣政府的一大難題。
揭仲告訴美國之音:“監偵能力可以想辦法提升,但必須做得有點隱密。你(台灣)如果大拉拉地去做,可能會被中共當作藉口,反而對東沙島採取威嚇強勢的行動。”
揭仲也說,台灣也要顧忌美國的態度,因美國主張南中國海的非軍事化,不一定樂見台灣在島上的軍事佈署。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高級國際國防研究員何天睦(Timothy Heath)也以電郵告訴美國之音,台灣的東沙島駐軍可防禦中國從南方侵犯台灣的軍事活動。不過,他說東沙島地形平坦,缺乏天然遮蔽,島上任何新增設備、工程或駐軍,都攤在中共眼皮子底下。
因應中國奪島演習 台灣陸戰隊重返東沙島
東沙島距離南台灣的高雄港約444公里,飛航時間約1個多小時,但海航需1天。 2000年後,台灣撤軍,改為海巡官兵駐防,處置漁事糾紛、走私等非軍事任務,以展現和平處理南中國海爭端的決心。
不過,2019年起,中共頻繁派遣軍機侵擾台灣與東沙島間空域,隔年還傳出模擬奪島演習,迫使台灣陸戰隊以移訓為名開始重返東沙島。
台灣軍事專家盧德允說,台灣陸戰隊重返東沙島,有捍衛疆土的象徵意義,初期僅短期派遣,但駐軍預算連兩年編列後,已屬實質長駐。
根據台灣國防部的預算報告書,2024年新增駐島預算約新台幣2,500萬元(約78萬美元);2025年續編,正等待立法院審議。
曾任台灣國防部新聞秘書的盧德允說,目前駐紮東沙島的陸戰隊有一個連、逾百人的兵力,預算主要用於物資運補及人員往返。
他說,陸戰隊進駐後,東沙島的防衛能力上升,但受限於後勤補給距離太遠,一旦駐軍遭受攻擊,台灣本島無法即時給予奧援,恐難以久守。
盧德允告訴美國之音:“它(東沙)是一個易攻難守的小島,不管我們是派了海巡署的官兵,或者是陸戰隊的官兵,要守這個島嶼相當困難。”
台灣東沙駐軍若遇襲 國際恐介入
分析家說,中國若決心奪島,軍事上非難事,不過,隨著台灣在島上駐軍,中國應有所忌憚,因為只要一開火,等於升級為準戰爭或戰爭,將迫使國際社會介入。
美國蘭德公司的何天睦警告,一旦解放軍對東沙島開戰,台灣陸戰隊駐軍的死傷難免,但他們的死守將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蘭德公司的台灣政策倡議創始主任郭泓均也以書面方式告訴美國之音,台灣的東沙島駐軍無法阻卻中國的奪島計劃,但可增加其政治難度。
他說,對中國而言,台灣駐軍猶如“引爆點”,迫使北京三思衝突升級的代價,因為只要中國發動第一擊,不論就軍事面或國際話語權,北京極可能在國際社會介入後頓失立場和優勢。不過,對台灣而言,這也是場賭注,因為其他國家在東沙島爭議上還不一定會站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