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地方選舉大勝,台灣轉向中國?

  • 鍾辰芳

在野黨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取得地方選舉勝利後,他的支持者舉行慶祝。 (2018年11月24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國民黨地方選舉大勝,台灣轉向中國?


上週末的台灣選舉後,一些媒體和分析人士將在野國民黨的勝利,解讀為是台灣人民接受國民黨的“親中“政策,拒絕了民進黨不接受北京堅持的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立場。不過台灣政府官員和華盛頓多位學者專家都認為,這種解讀並不正確。

正在美國訪問的台灣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星期三在洛杉磯的華文媒體記者會上表示,這次選舉是地方公職人員的基層選舉,與兩岸政策沒有直接關聯,所以也不出現“親中不親中”的問題。

邱垂正說,如果中國大陸刻意將這次台灣地方選舉結果解讀為是台灣“接受陸方對台政策主張,恐將誤判台海未來情勢發展。”

“九合一”地方選舉後,台灣藍綠政治版圖大洗牌,國民黨不僅收復2014年丟失的地方首長席次,還奪下了民進黨長期執政的高雄市長一職,這個結果各方都有不同解讀。

專門討論台灣政治議題的博客“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陳方隅認為,選舉結果主要反映的是選民對民進黨的不滿,而不是對國民黨政策立場的支持,對於有一些媒體將選舉結果解讀為是台灣人民“轉向中國”,那是一種錯誤,是媒體“偷懶的論述方式”,因為他們忽略了這兩年來台灣內部發生的政治變化。

陳方隅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從這次公投結果可以看出,包括年金改革、轉型正義、不當黨產、能源政策及同性婚姻等,選民是在對蔡英文政府內政上推動的重大政策表達不滿,而不是她的中國政策。

陳方隅說:“其實在中國政策上人們當然有可能不喜歡,例如泛藍人士不喜歡她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承認一個中國等等,但我覺得在這次選舉中幾乎沒有任何人在討論那些,所以要把這次選舉結果說成是轉向中國,我覺得是一個媒體太偷懶的論述方式。”

對於國民黨的勝選是否影響蔡英文政府的兩岸政策,陳方隅表示,蔡英文總統自上任以來已對北京釋盡善意,兩岸關係很多時候取決於北京,蔡英文已經沒有多少調整空間。

陳方隅說:“我覺得蔡英文總統從當選以來已經釋出各種各樣的善意,不斷強調我們不想和北京對抗、強調要遵守憲法,還有維持現狀,要調整也沒有太多好調整的地方,因為兩岸關係很多時候都是取決於北京的態度而不是台灣的態度。”

目前是密西根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生的陳方隅,星期二在喬治華盛頓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一場關於台灣統獨問題的座談會上,比較4年前及這次九合一地方選舉的兩黨得票率後指出,這次選舉最特別的現像是中間選票大幅增加,無黨派候選人反而得到更多選民的認同,這同時反映出選民對兩大政黨都感到不滿、不信任傳統政治菁英, 國民黨這次高雄候選人韓國瑜的致勝,也和他的“非菁英、非建制派”特色有關。

他說,選舉結果顯示,國民黨從4年前的33.06%得票率微幅增加到33.57%,但民進黨卻從29.47%跌至23.94%,無黨籍得票率則從35.63%增為38.15%,第3勢力小黨派也從1.84%增為4.33%。選舉中,不帶藍綠色彩的中間選票比例大為增加,這將為民進黨和國民黨都帶來挑戰,今後在他們為2020年總統大選的佈局中,都必須考慮如何爭取中間選票的問題。

此外,在分析台灣長久以來藍綠政治光譜的變動時,陳方隅說,許多民調都顯示,只要不會引發中國對台動武,大多數台灣人都讚成獨立,但在中國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多數台灣人還是希望維持台海現狀,因為這可以讓台灣對其未來“保持最大彈性”,他們“不接受北京的一中原則,因為在此原則之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在無黨籍的柯文哲贏得台北市長連任後,兩岸城市交流的上海-台北雙城論壇也暫定12月20日舉行,至於這個發展是否讓目前僵持的台海兩岸關係露出曙光,北京當局仍然將地方縣市與民進黨政府做出區隔。

在台灣地方選舉後的首次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只要是“對兩岸關係性質和兩岸城市交流性質有正確認知”即歡迎兩岸城市之間展開交流,但“兩年來影響和阻礙兩岸交流的根本性因素是民進黨當局的限制政策”,這個障礙不移除,兩岸的正常交流即無法順利實施。

至於中國對台灣的政策是否有所調整,馬曉光重申,將繼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