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幼康:開創美國之音中文部新聞採訪先河

  • 吳心欣

1992年7月採訪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之子楊紹明

對年紀較大的中國聽眾來說,周幼康的名字是美國之音中文報導的一塊金字招牌。在他長達38年在美國之音中文部工作的過程中,周幼康始終從事記者工作。在那些信息封閉的歲月中,他為中國聽眾打開了 一個全新的世界,贏得了無數聽眾的心。

周幼康1959年開始在台灣警察廣播電台當記者,但是他一直久仰美國之音大名,把到美國之音工作當成畢生工作的最高目標。1964年,周幼康應聘到香港的美國新聞處工作,主持中文部工作,開始間接為美國之音中文部工作,其稿件及製作節目經常為中文部所採用。後來中文部在香港招聘,周幼康成功被錄取,從1967 年7月1號開始到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中文部正式工作。

*自己爭取採訪機會,第一個採訪:蔣經國*

不過,周幼康開始工作後覺得很失望,因為當時中文部還是一個以翻譯美國之音英文部英文稿件為主的機構,每個工作人員每天的任務就是翻譯幾篇英文稿件,他下決心改變這種狀況。不久,機會來了,時任台灣國防部副部長蔣經國應美國總統約翰遜的邀請,到美國訪問。

周幼康回憶說:“當時我聽到這個消息,知道他在national airport(國家機場),我當時就拿起錄音機,沒有跟任何人請示,就去了。我就在機場訪問蔣經國,我是唯一一個在機場訪問他的,除了一個台灣記者,就我一個美國記者,那時蔣經國先生很詫異。回來以後,我很高興,立刻剪接,做了一個帶子,放到當時中文部副主任George Gao的桌上,他很詫異,問我說,我們沒有派你去啊。我告訴他,作為一個記者,這是我的本分。”

這是周幼康到中文部工作後爭取到的第一個採訪,他發現,雖然沒人誇獎他的工作,但是也沒人阻止,他覺得這是可行的,從此就展開了長達38年的採訪生涯。周幼康說:“(不管是在華盛頓工作,)還是 1993到1997派駐香港,每天沒有斷過採訪,不僅在香港採訪,還到中國大陸去做採訪。我走遍大陸各地,訪問各色人等,慢慢使美國之音中文部從翻譯進入一個採訪的過程。”

*第一個現場直播:阿波羅發射*

周幼康很驕傲地說:“如果說我對中文部有什麼貢獻的話,(那就是)我開創了採訪的先河,引導中文部漸漸重視採訪,而且知道怎麼採訪才重要,才發展到今天。”

周幼康在總結自己長達46年的廣播記者生涯時表示,做廣播最重要的是兩條路:實時實地採訪和現場直播。周幼康做過很多現場直播,但是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美國之音中文部的第一次現場直播。他說:“1969年正好碰上阿波羅發射,我們有一個很資深的工作人員叫Carl Li,是黎元洪的孫子,他找我一起做阿波羅發射的實況轉播,他在佛羅里達現場廣播室報導天上的事情,我在美國之音的廣播室報導地面的事情,當場是通過耳朵聽(英文)廣播再看電視,然後(對大陸)進行直播。”

*香港回歸前的意外事故*

在漫長的記者生涯中,周幼康始終把在第一線報導新聞事件當成神聖的職責和任務。1997年4月19號晚上,在香港回歸中國的兩個多月前,正在香港擔任中文部駐港記者的周幼康,突然接到在美國的女兒的電話,他被告知小兒子在美國出了大車禍,其中一個同伴當場喪命,小兒子七竅流血,命在旦夕。周幼康問女兒,兒子還能堅持三兩天嗎?女兒說,應該可以。周幼康告訴女兒:兩天以後我就回去。

為什麼呢?周幼康說:“因為兩天以後,正是第一批解放軍要進駐香港,當時離香港回歸還有70多天,解放軍進城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為回歸以前解放軍進駐就等於是象征著主權的建立,是天大的新聞。我認為,這事情太重要了,所以兩天後,我去做採訪,發完報導立刻上飛機飛回美國。”

在14年後的今天,當周幼康在他位於華盛頓郊區的寓所裡,悠閒地喝著台灣高山茶向記者講述這個故事時,記者還能感受到當時周幼康經歷的那個驚心動魄的時刻,對此,周幼康只是淡淡地解釋:“我總覺得這就是一個新聞記者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