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帥“被現身” 人權團體:中國漂白侵權劣跡

中國網球名將彭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彭帥“被現身” 人權團體:中國漂白侵權劣跡

儘管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11月21日釋出照片,證明他與中國網球女將彭帥已進行過視訊通話,並保證她的人身安全,但各界的質疑聲浪不減反增,人們仍對彭帥的人身安全感到深切擔憂。在中國,異議人士“被消失”、“被認罪”的戲碼不斷上演,有時甚至連外籍人士也遭牽連。觀察人士表示,北京當局慣用“被消失”等手段來壓制民意,恐引發中國社會長期的寒蟬效應。

前女網雙打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名將彭帥11月初透過微博指控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曾對她性侵後,一度銷聲匿跡,引發全球對其動向的關注。不過,11月2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釋出照片,以證明他與彭帥視訊通話30分鐘。根據國際奧委會的書面聲明,彭帥透過視訊報平安,並稱希望各界尊重她的隱私,她表示她將持續投入熱愛的網球運動。

不過,部分人權組織仍對這場未對外公開細節的通話提出質疑,尤其批評國際奧委會配合出面闢謠,漂白中國的人權劣跡。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人權團體國際特赦(Amnesty International)呼籲國際奧委會應該謹慎,“以免涉及為可能侵犯人權行為的粉飾安排”。

對此,位於美國紐約的《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聲明,彭帥要外界尊重她的隱私的說法聽來“極其荒謬”。

胡平說:“從來沒有聽說過一個性侵的受害者,她在出來指控了之後,又要求別人尊重隱私的。我想中國當局目前打算採取的一種策略,(是)一定要封彭帥的口,封她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自己不說。這個顯然不可能是出自彭帥的本意,她只可能出於當局的壓制,我想我們應該很清楚的看到這一點。”

彭帥事件續發酵抵制北京冬奧聲浪加大

早在國際奧委會公佈視訊通話之前,彭帥已數度“被公開現身”。

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於11月21日透過網絡發布一段影片,影片中可見彭帥站在場邊向大家揮手,還替現場的粉絲在紀念球上簽名。

不過,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賽門(Steve Simon)表示,單就網路公開的影片“仍不足夠”、也無法化解WTA對於彭帥現況的疑慮。

賽門11月19日曾表示,若彭帥安危依然成謎,且她所提出的性侵指控沒有獲得適當調查,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可能考慮撤出在中國的業務。

不過,在此之前,彭帥事件於11月17日出現最大逆轉。

中國英文官媒環球電視網(CGTN)發布一份獨家報導,聲稱其取得彭帥發給賽門的一封電郵。報導稱,彭帥在電郵中表示,她並沒有失踪或遇險,“只是一直在家休息,一切都很好。”彭帥還推翻自己遭到性侵的指控,說這些指控是不實的,她還要WTA不能在未經過她同意前,發布任何新聞。

她寫道:“關於最近發佈在WTA官網上的新聞,內容沒有經過我本人的確認或核實,並且是在未經我同意的情況下發布的......如果WTA發布任何其他關於我的新聞,請與我核實,並在徵得我同意的情況下發布。”

不過,這封電郵的真實性引發各界質疑。

截至目前為止,包含美、英、法、澳等國、聯合國、國際奧委會委員以及世界球王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前網球天后大坂直美等網壇名將,均對彭帥的下落表達高度關注。

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照片提供:丁樹範)

現年35歲的彭帥曾兩度贏得大滿貫冠軍,分別是2013年的溫布爾頓(Wimbledon)公開賽和2014年的法網公開賽(French Open),那兩次搭檔都是台灣網球好手謝淑薇。

彭帥事件引發全球議論,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表示,明年的北京冬奧會恐怕會因此爭議事件而遭受國際的積極抵制。

丁樹範告訴美國之音:“西方社會有非常多的自主團體,特別很多自主團體是跟人權團體有關的,他們可能會對他們的行政部門施壓,要求行政部門,特別是體育部門,對於北京冬季奧運,可能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杯葛,我想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孟宏偉妻控訴中共是“怪物”

彭帥做出性侵指控後,不見中國當局啟動調查,反而是當事人疑似“被消失、噤聲”,然後又“被公開現身或出面闢謠”,這種掩蓋醜聞、甚至洗白醜聞並打壓受害者或異議人士的行徑,人權團體說,在中國屢見不鮮,已經是當權者慣用的伎倆。

前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主席孟宏偉也是其中一例。孟宏偉雖曾任公安部副部長,但和很多異議人士一樣,他於2018年先是“被失踪”多日,後遭立案調查,接著當庭認罪,完全不反駁受賄指控,最後於2020年初獲判刑13年6個月,入獄服刑。

孟宏偉的妻子高歌11月18日首度以真名、真面目接受美聯社獨家專訪,對外媒控訴中共以“肅清”為名,對其丈夫進行“政治清洗”。

孟宏偉擔任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任內期間,於2018年9月從法國總部返回中國後與外界失聯。妻子高歌遂於同年10月在法國報案,並對媒體表示,孟宏偉遭到北京政治迫害,引發各界關注。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高歌報案數天后發出公告,指稱孟宏偉涉嫌受賄,正在接受國家監委的監察調查。

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於2019年6月開庭審理孟宏偉涉受賄案,針對檢方稱其收受1446萬餘元人民幣(按當時匯率約合211萬美元),孟宏偉當庭坦承受賄。

不過,高歌始終堅持,中共對其丈夫的指控無中生有。

高歌近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怒斥中共是吃掉自己孩子的“怪物”,更不滿國際刑警組織在孟宏偉於不明原因失踪的情況下,還迅速接受他的“辭呈”。

高歌說:“面對這種無法無天的國家級綁架犯罪,國際刑警組織真的要視而不見嗎?”

不過,國際刑警組織在一份給美聯社的聲明中反駁高歌的指控。國際刑警組織表示,由於會員國中國在孟宏偉失踪後,就已經撤銷其在國際刑警組織的代表資格,也意味著孟宏偉“不能再擔任主席職位”。聲明還稱,孟宏偉的貪污指控與國際刑警的角色無關。

位於南台灣高雄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陳至潔。(照片提供:陳至潔)

針對高歌的指控,位於南台灣高雄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陳至潔認為,國際刑警組織與中國關係密切,因此在回應孟宏偉案時顯得態度消極。

陳至潔告訴美國之音:“國際刑警組織單就這個案例來講,他們跟中國方面一定有達成某些協議,這是不能公開的,這個可以反映出中國在現在國際社會裡面,它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國際刑警組織其實是很需要中國(等)主要的國家對它的支持還有贊助,所以在這一方面,大概國際刑警組織是有難言之隱。”

胡平則表示,習近平上台以來撲天蓋地進行個人崇拜,未來可能持續加大清洗黨內異己。

胡平說:“在政治上,尤其是在強化最高領導人的絕對權力這一方面、以及強化對各種不同聲音的打壓方面,在這一點,那是回到了毛澤東時代。你看一看現在的人民日報,每一天都是習近平佔據了所有的主要版面,而其他不同的聲音,你都不可能在官方的媒體上看見一句話,連互聯網上,你都很難看見了,所以這種控制的徹底性,確實是歷史上都沒有先例的。”

外籍人士也“被消失” 小國難討公道

事實上,不只有中國籍人士曾疑似“被消失”及“被認罪”,中共也用同樣的手法對待外籍異議人士。

瑞典人權活動人士彼得·達林(Peter Dahlin),曾長期為中國維權律師提供援助。2016年初,他被十幾名公安人員從北京的家帶走。

十幾天后,他於中國央視的螢幕上現身認罪,當時他說,他在中國從事了違反中國法律的活動,“嚴重傷害了中國政府,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彼得·達林是首名在央視“被認罪”的外籍人士。認罪之後,他就被中國驅逐出境,返回瑞典。

彼得·達林日前在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訪問時,重申電視認罪是被迫的,必須依照事先擬定的稿子“照稿念”。

另外,加拿大於2018年12月1日應美國要求,在溫哥華機場逮捕了在此轉機的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的9天后,中共忽然逮捕了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指控他們從事間諜活動。兩人自此幾乎與外界失去聯繫。

雖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對外宣稱,康明凱和斯帕弗“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但各界普遍的認知是,中方此舉是報復外交。美國司法部2021年底與孟晚舟達成延期起訴協議,加拿大也釋放孟晚舟不久後,康明凱和斯帕弗也同步獲釋。

對此,由彼得·達林創辦、專注於亞洲的人權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早於2019年就已警告說,“中國的失踪手段已伸向西方各國”。

位於南台灣高雄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陳至潔表示,以中國現今強大的政經影響力,來自中小型國家的人士若被北京盯上,且不幸“被消失”及“被認罪”,其母國政府恐難向中國討公道。

陳至潔告訴美國之音:“到目前為止,被綁架回中國的,或者是原本自己就住在中國而被逮捕、被認罪的,大致上都是(來自)中小型國家,最大就是加拿大了,這兩個Michael(康明凱和斯帕弗)。針對公民的被強迫認罪的事情,這些國家的政府手上的籌碼,實在說來是很少。他們當然會做道德上面的勸說,可是這個都對中共來說是不痛不癢。我個人是認為這樣子的情形會繼續下去。”

“被消失”頻上演加劇民眾自我審查心態

儘管中共對內加大言論和網路內容控管,對外則一方面迴避外界對“被消失”人士下落的追問,另一方面以可疑的手法“闢謠”,展現並未完全壓制異見聲音的假象。

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照片提供:黃兆年)

不過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說,中國民眾出於恐懼“被消失”或“被認罪”,進而不斷進行自我言論審查,這恐已形成寒蟬效應。

黃兆年告訴美國之音:“慢慢的,(中國)這個公民社會就會知道,在這個環境裡就是這個該講,那個不該講。你講的人反而變得很奇怪。本來是一個理性計算,後來變成一個政治文化,大家進到裡面去,久而不聞其臭,最後會導致寒蟬效應。”

長期研究中共安全政策及中國政治的政治大學名譽教授丁樹範則說,中共在習近平主政之下,控管方式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中國民眾可能也已習慣對各種不公不義之事沉默以對。

丁樹範說:“社會的管制如果放鬆的話,那麼可能各種各樣的批判會排山倒海的過來。基本上未來幾年,在習近平任內,老百姓可能會採取比較靜默的方式。”

儘管中國民眾爭取“牆內”言論自由看似相當困難,不過,位於美國紐約的《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仍抱持樂觀看法。

他說:“正像文革從反面激發了國人爭取言論自由的鬥爭一樣,我相信現在這種狀況,也只會從反面激發大眾對錶達自由的這種爭取。從物極必反的意義上,我覺得當局的這種倒行逆施,很可能促進更多的人們爭取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