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去年12月突然解除實施了近三年的應對疫情嚴厲措施,開始了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然而9個月後,經濟復甦的美景被對經濟危機的憂慮取代,國際觀察人士正在熱議北京能否以及如何避免一場對中國、對世界影響巨大的危機。
上星期四(8月3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製造業活動連續五個月呈現萎縮,服務業也在向萎縮的方向偏移。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房地產市場和對外出口支撐經濟,然而近來房地產市場惡化、消費者支出疲軟和信貸增長下滑;美國、歐洲和其他主要出口市場的利率上升和通貨膨脹仍在抑制對中國商品的需求。
主要銀行下調了中國今年的增長預測,中國政府設定的5%左右的年度增長目標很有可能無法實現。
面對債務水平高漲、房地產市場惡化和工業產能過剩等問題,英國劍橋大學中國發展研究教授威廉·赫斯特(William Hurst)對路透社說,“短期內發生金融危機或其他形式的經濟危機的風險較高。對中國政府來說,那將帶來很大的社會和政治代價。”
分析人士們說,如果房地產市場崩潰,金融市場也會被拖下水,而經濟騰飛時代的結束將抑制外國企業對中國的出口,威脅中國數以百萬無業年輕人的生活和普通房地產擁有者的利益,進而對社會穩定帶來風險。
中國年輕人的失業率超過20%,大約70%的家庭財富集中在房地產。
德國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麥克斯·曾格萊恩(Max Zenglein)說,“中國最成功的故事之一是打造一個強大的中產階級。但這正成為一個最大的弱點。如果政府要求大家勒緊褲腰帶,人們會很難接受。”
北京試圖打消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憂慮。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上星期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經濟發展比你想像的更好”。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