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野黨立委質疑ECFA 令台灣經濟每況愈下

  • 張永泰 台北

台灣在野黨台聯黨立委許忠信召開有關ECFA的記者會。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台灣在野黨立委質疑ECFA 令台灣經濟每況愈下


台灣在野黨立委批評,台灣和中國大陸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之後,對外貿易反而每況愈下,相關官員對此則做出了回應。

*結果出現了反效果*

台灣在野黨台聯黨立委許忠信星期五召開記者會表示,馬政府執政以來,一直把和中國簽訂的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當作是挽救台灣進出口衰退的救命仙丹,結果卻出現了反效果。

台聯黨立委許忠信


他說:“而我們的實質薪資倒退15,16年,到底是甚麼因素造成?難道是台灣人民不努力?我認為不是,而是一個因素造成這樣,那就是ECFA。”

許忠信委員還指出,ECFA簽署之後,台灣對中國投資佔對外投資的比例居高不下,更使得台灣的產業技術流向中國,結果不僅對中國的出口沒有增加,對其他國家的出口也出現衰退。

台灣2012年的出口總額達到3011億美元,年增率是負2.3%,至於2013年則是3032億美元,年增率0.7%。

*主要原因國際景氣*

與會的台灣經濟部國貿局副局長江文若表示,ECFA當中的貨品貿易協議還在協商當中,不過,提早開放出口到中國免稅的539項產品,去年出口成長率達到了10%,高於其他產品的1.12%。

台灣經濟部國貿局副局長江文若。


江文若副局長還指出,台灣近2年進出口表現不佳,最主要還是和大環境國際景氣不佳有關。

她說:“我們(去年)對歐洲的出口是負成長3.99%,對美國出口是負的1.49%,對中國大陸也不過成長1.5%,去年的整體進口是負的,其中比如對日本進口負成長9.25%。”

江文若副局長強調,政府現在的政策是出口多元化,不集中在特定的市場,尤其鼓勵台商去開發新興市場,比如東盟國家。

江文若還談到,台灣近幾年對中國出口的衰退,主要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地歐洲需求不振,影響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加工品,以及中國目前更重視自身的內需產業。

與會的台灣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蕭冬瓊表示,ECFA簽署之後,台灣農產品去年和中國大陸已經從逆差轉為順差,金額達到3千萬美元,至於出口方面,以前都是日本第一名,去年則變成中國大陸第一名。

*ECFA後續繼續協商*

台聯黨立委許忠信還認為,台灣的經濟問題不在於是否擁抱中國,而是必須根本的改善企業體質,提升台灣企業的競爭力,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提出更有效的對策。

台灣經濟部次長卓士昭日前表示,台灣只有把ECFA的後續談判完成,其他國家才會沒有顧慮的和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或是經濟合作協議(ECA)。

台灣在野黨目前對於ECFA當中的服務貿易協議持反對立場,朝野政黨將在立法院下個會期就這項協議進行逐條審查及表決。

台灣總統馬英九日前在一項經濟論壇當中表示,他上任之前,台灣和主要貿易伙伴都沒有簽訂任何類似自由貿易協定的經濟合作協議,一直到2010年和中國大陸簽署ECFA之後,才開啟了雙邊的貿易協議之門。

馬英九指出,ECFA就像是一塊敲門磚,台灣緊接著和日本簽署了投資協議,又和新加坡和新西蘭簽署了經濟合作協議,和美國也恢復了相關的協商,代表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