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訪問東南亞最大清真寺並呼籲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 美國之音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教宗方濟各訪問東南亞最大清真寺 並呼籲共同應對氣候變遷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教宗方濟各訪問東南亞最大清真寺並呼籲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星期四(9月4日)與東南亞最大清真寺的大伊瑪目聯合呼籲,推動宗教間的友誼與合作,並邀請穆斯林和天主教徒敦促全球領導人應對氣候變遷及宗教極端主義引發的暴力威脅。

在這次充滿象徵意義的會面中,方濟各前往雅加達著名的伊斯蒂克拉爾清真寺,與印尼官方承認的六大宗教的代表舉行跨宗教聚會,包括伊斯蘭教、佛教、儒教、印度教、天主教和新教。

方濟各與印尼國家大伊瑪目和其他當地宗教領袖發表了一項“伊斯蒂克拉爾宣言”,呼籲採取“果斷行動”來應對地球變暖問題。這份宣言由方濟各和大伊瑪目納納薩魯丁·烏馬爾(Nasaruddin Umar)正式簽署,其他宗教代表被為陪同簽署者。

宣言寫道:「人類對環境及其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了氣候變化,進而引發了自然災害、全球暖化和極端天氣等破壞性後果。我們真誠呼籲所有善意人士採取果斷行動,保護自然環境的完整性。

方濟各在烏馬爾和雅加達總主教伊格內修斯·蘇哈約(Ignatius Suharyo)的陪同下,參觀了連接伊斯蒂克拉爾清真寺建築群和鄰近的天主教聖母升天大教堂的地下通道“友誼隧道」。

方濟各在靠近通往隧道的電梯時說,這條「友誼隧道」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它表明不同的宗教傳統「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幫助每個人穿越生命的隧道,找到光明」。

方濟各表示,不同信仰的人可以擁有「尋求與神的相遇」的共同根源。他鼓勵所有具有各種宗教傳統的印尼人「在尋求神的過程中前行,為建立開放的社會做出貢獻」;開放社會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互愛的基礎上,能夠抵禦僵化、原教旨主義和極端主義。

方濟各此次訪問印尼是其為期11天的亞洲和大洋洲四國之行的第一站,他預計在當地停留至星期五(9月6日)。

在清真寺的會面中,87歲的教宗和65歲的伊瑪目展現出深厚的情感。當方濟各乘坐輪椅離開時,烏馬爾彎腰親吻了教宗的頭,方濟各則握住烏馬爾的手,將其貼在自己的臉頰上。

在清真寺正門外舉行的跨宗教集會同樣拉開動情的帷幕,一名有視力障礙的印度尼西亞少女凱拉·努爾·沙瓦(Kayla Nur Syahwa)吟唱《古蘭經》的一段關於不同信仰的信徒之間的寬容經文。

週四的「伊斯蒂克拉爾宣言」說,宗教絕不能被濫用來為暴力行為辯解,而應該被用來解決衝突,保護和促進人類尊嚴。

烏馬爾在向集會者發表講話時回憶說,伊斯蒂克拉爾清真寺是由一位基督教建築師設計的,用於各種社會和教育項目,造福所有人,而不僅僅是穆斯林。他稱這座清真寺為“人類的大房子”,並表示該隧道是不同信仰人士的大熔爐。

印尼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2.8億人口中約87%為穆斯林,約3%為天主教徒。跨宗教聚會是方濟各這次造訪當地的亮點。在方濟各11年的教宗任期內一直強調天主教與穆斯林的對話,並與穆斯林領袖簽署了數份聯合聲明。

方濟各星期四下午將在雅加達的多功能體育中心格羅拉蓬卡諾體育場主持一場天主教彌撒,星期五他將離開印度尼西亞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然後前往東帝汶和新加坡。他預計9月13日返回羅馬,總行程將近3.3萬公里,是教宗任內最長的一次出訪。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和美聯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