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7月28日,巴基斯坦前板球明星伊姆蘭汗(Imran Khan)領導的“正義運動黨”在巴基斯坦大選中獲得了115個席位,雖然沒能佔據國會席位的絕對多數,但仍因得票數超過其它反對黨而有望獲得在8月中旬組建新內閣的機會,伊姆蘭·汗本人出任新總理也基本成為定局。
伊姆蘭汗打破了幾十年來由謝里夫和布托兩大家族輪流坐莊巴基斯坦政壇的局面,一些媒體用“變天”來形容此次大選的結果,希望伊姆蘭·汗能為巴基斯坦僵化的領導層帶來新的氣象。儘管巴基斯坦國內的經濟和腐敗問題是大選期間各方辯論的核心議題,但國際觀察家們卻更關心伊姆蘭·汗上台後的外交策略,尤其是新政府將如何處理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印度等國的關係。
中國專家表示樂觀
在獲勝演講中,伊姆蘭汗先後提及與中國、阿富汗、美國、伊朗、沙特、以及印度的關係。美國媒體注意到,他將中國放在了首位。伊姆蘭·汗表示,中國通過中巴經濟走廊為巴基斯坦“帶來了機會”,強調要向中國學習使7億人口擺脫貧困的經驗。
他在有限的、提及美國的字句中,表達了希望與美國建立“互惠關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單向關係”。此外,他還表示了要與阿富汗、伊朗等鄰國加強合作,以及改善與印度的關係,特別提到解決克什米爾這個橫亙在印巴之間的核心問題。
數家中國媒體組織了中巴問題專家,就伊姆蘭·汗上台後“巴鐵還鐵嗎”進行了分析。中國的專家們口徑基本一致,稱“無論巴基斯坦哪個政黨上台執政,對華政策都不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復旦大學南亞問題專家杜幼康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就表示:“巴基斯坦無論誰上台執政,都是把對華關係放在優先地位的。中巴之間有牢固的政治基礎和民意基礎。以巴基斯坦所處的地緣環境而言,和中國合作對它尤為重要。尤其是巴基斯坦目前安全形勢不穩,吸引外資困難,中國的資金和技術是它急需的。”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研究員林一鳴認為:“伊姆蘭認可中巴經濟走廊。但他之前對中巴經濟走廊參與不多,希望進一步了解具體細節,可能也會有一些調整。他還表示要學習中國的扶貧和反腐經驗,這是提出了中巴之間兩個新的合作領域,擴大了合作空間。這表示他不僅支持中巴關係發展,還有些新的想法。”
中國政府並不放心
巴基斯坦問題專家湯姆·胡賽因(Tom Hussain)的觀點與中國專家們有所不同,胡賽因在《南華早報》上撰文指出:北京長期以來一直對伊姆蘭·汗存有戒心。2014年,伊姆蘭·汗率領的正義運動黨在首都伊斯蘭堡舉行了為期5個月的靜坐示威,將習近平原定於那年對巴基斯坦的訪問推遲了一年,而習近平那次出訪的目的正是與巴方公佈中巴經濟走廊的總體規劃。
胡賽因透露,那次事件之後,中國外交官一直在試圖接近並遊說正義運動黨,但效果有限。正義運動黨在邊遠省份—— 開伯爾普什圖省(Khyber Pakhtunkhwa)佔有優勢,該省一直抗議中巴經濟走廊只讓謝里夫家族控制的旁遮普省受益。2015年,為了平衡巴基斯坦國內政治勢力,中巴經濟走廊擴展到開伯爾普什圖省,但仍未能平息正義運動黨活動人士的怒氣,這些活動人士與一些親西方的巴基斯坦人一起質疑,中巴經濟走廊是現代版的東印度公司,並聲討了一些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中存在的貪污腐敗問題。
中國媒體認為,正義運動黨的這些聲音是巴基斯坦國內政治鬥爭的產物,是“為了反對而反對”。2016年,伊姆蘭•汗調低了反對中巴經濟走廊的腔調,並出面澄清,稱該黨與前政府之間的“分歧不是針對中國”,中巴經濟走廊的最大受益者是旁遮普省,而其他省的利益卻“被犧牲”了。他在接受中國官方媒體採訪時,稱讚經濟走廊在教育、衛生、醫療等民生領域讓巴國百姓確實獲益了。
南亞最反美的政客
相比於對中巴經濟走廊的批評,伊姆蘭•汗對美國的批評更加不留情面。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發表文章指出,自2008年以來,伊姆蘭•汗一直反對美國在與阿富汗接壤的巴基斯坦地區進行的無人機戰役,他親自前往該地區,與那些因美軍空襲而致殘或流離失所的人們見面,並領導了抗議空襲的罷工和遊行。他不斷批評巴國領導人讓美國將巴基斯坦用作“槍手”來打一場美國人的戰爭,從而成為對美國“反恐戰爭”最強烈的反對者。
尤其是在不久前,川普總統宣布暫停對巴基斯坦的安全援助時,伊姆蘭•汗呼籲“立即讓多餘的美國外交、非外交和情報人員從巴基斯坦撤走”,並要求關閉美軍向駐阿富汗部隊提供軍事物資的地面交通和空中航線。他說,美國為首的軍事同盟沒能擊敗塔利班並為阿富汗帶來和平,而川普總統卻拿巴基斯坦當作他們失敗的替罪羊,羞辱了數千名巴基斯坦軍人的名譽和6萬多平民的名譽,這些巴基斯坦士兵犧牲在邊遠山區與恐怖分子的戰鬥中,而平民則死於恐怖襲擊。
有媒體質疑正義運動黨與塔利班組織存在秘密聯繫,並為伊姆蘭•汗起了“塔利班•汗”的綽號;也有人爆料,稱其競選資金“疑似來自”塔利班組織的捐贈;而由於伊姆蘭•汗對美國反恐戰爭的激烈批評,甚至有媒體將其稱為“南亞最反美的政客”。
軍方才是終極老闆
伊姆蘭•汗在勝選後的演講中,並未像以往那樣嚴厲批評美國或美國的政策,而是表示希望與美國建立“互惠關係”。在一些人眼中,這樣的表態被認為是政治人物上台之後都會採取的務實態度。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伊姆蘭·汗對美國的立場很可能受到巴基斯坦軍方的影響,而軍方正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穩定的關係。
巴基斯坦問題專家湯姆·胡賽因在大選之前為《南華早報》撰寫的分析文章中就指出:無論誰成為巴基斯坦的新一屆總理,操縱巴國政局的最終決策者仍是軍方。他寫道:“巴基斯坦至今尚未有任何一屆民選總理做滿五年任期,每一次,他們都毫不客氣地被踢下台,取而代之的是軍方精心挑選的候選人。無論是70年代的布托,還是80年代的謝里夫,都是如此。一旦某個傀儡站穩腳跟後,妄圖剪斷控制自己的繩索,他們都會在軍方和司法部門的配合下,被另一個傀儡所推翻。90年代的巴基斯坦就是這樣的。”
實際上,在伊姆蘭•汗的勝選演講中,無論是對美國的務實態度,還是對中巴經濟走廊的讚賞言論,都代表了巴基斯坦軍方對中國和對美國關係的立場。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The Wilson Centre)亞洲部副主任邁克爾·庫格曼(Michael Kugelman)認為:儘管伊姆蘭汗對中國和中巴經濟走廊的看法可能與軍方不盡相同,就像先前的謝里夫一樣,但是,“我無法想像正義運動黨會將其中國政策推向與北京有可能發生緊張關係的方向。巴基斯坦國內有一個深刻的政治共識,那就是,維持甚至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尤其是在他們與華盛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的時候。”
庫格曼指出:任何時候,一旦中國發現無法與伊姆蘭•汗共事,他們都會向巴國的終極老闆—— 也是伊姆蘭•汗的恩主—— 巴基斯坦軍方求助。“軍方對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有最終的發言權,一旦軍方認為正義運動黨走向'歧途',他們會控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