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移民政策中的臨時保護身份

  • 美國之音

墨西哥的墨西哥市等地區遭逢里氏7.1的大地震,災區滿目瘡痍,據報導有三百多人喪生。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移民政策中的臨時保護身份

美洲地區近日地震與颶風肆虐,這也與美國國內移民法規與政策的一個熱點話題臨時保護身份息息相關。天災等因素,可能會使特定國家居民獲得臨時保護身分而繼續暫時待在美國。甚麼是臨時保護身份?為甚麼外國國民可能因為地震或颶風等天災獲得臨時保護身分?

美國國會在1990年確立了臨時保護身份,屬於美國基於人道考量產生的移民政策項目。當特定國家面臨持續武裝衝突、環境災害或疫情、或其他特殊且臨時的情況,該項目提供已經在美國的該國國民取得臨時在美國居留身分和工作許可的機會。但是,受臨時保護的人們並不會單純因為這個身分而獲得綠卡。

墨西哥的墨西哥市等地區遭逢里氏7.1的大地震,災區滿目瘡痍,據報導有三百多人喪生。但是,美國政府針對美國境內遭到遣返處置的墨西哥公民的遣返程序仍持續進行中。根據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網站說明,美國政府並不會單單因為一個國家發生災害而自動提供在美國的所有或部分受災國家公民臨時保護身份,還需要綜合考量該國應對能力以及該國受影響災害區域等因素。

美國智庫移民政策研究學會高級研究員與主任多麗斯邁斯納,在克林頓時期曾經擔任移民局負責人。邁斯納不認為墨西哥的大地震會改變川普政府對移民政策的態度。

邁斯納對美國之音說:「墨西哥是一個大國家,所以有很多安全的地方可以去,也不像多年前海地[被地震]摧毀。」

相比之下,2010年1月份,海地發生了里氏7.0的大地震,具體死亡人數不明,但海地政府公佈則是大約有316,000人死亡或失蹤,超過一百三十萬人無家可歸。美國隨後提供在美國的海地公民申請臨時保護身份的機會,使他們不必因為簽證到期等因素而必須離境,回到被地震摧毀的海地。

至於應不應該提供給在美國的墨西哥公民臨時保護身份呢?希伯來移民援助協會總裁與首席執行官馬克何特菲爾德對美國之音說:「我們沒有特定立場,但是我認為這應該要討論。如果有些人因為大地震而回不去,那麼給他們臨時保護身份是合理的。」

據報導,川普政府不支持臨時保護身份項目,也將重新檢視這個項目。民間移民組織則希望美國政府能保留臨時保護身份這個項目。

專門服務在美國面臨遣返程序又沒有成人陪同的兒童的“需要辯護的孩子”組織總裁溫蒂楊支持臨時保護身份這個項目,同時批評美國政府目前的立場。她說,地震和颶風這些情況,就是美國於1990年設置臨時保護身份的根本因素之一,但遺憾的是,臨時保護身份可能會漸漸地在美國移民政策上銷聲匿跡。

溫蒂楊對美國之音解釋說:「這背後的概念是,當一些事情造成國家發生衝突、暴力或自然災害,把那些國家的國民送回那樣的狀況下的國家,是不人道的。美國政府目前對於臨時保護身份的政策觀點是錯誤的,把這個項目看成是移民項目中的缺陷,以及認為臨時項目一點都不‘臨時’。」

臨時保護身份是有期限的。以海地為例,由於2010年的大地震後,大約五萬八千名以臨時保護身份留在美國的海地人,可以在美國居住到今年七月。但是海地的重建仍未完成。部分兩黨議員以及美國民間移民事務組織要求國土安全部延長他們的期限,目前暫時延長到2018年1月22日。

一個國家發生了天災人禍,該國在美國的公民是否可能獲得臨時保護身份,有許多影響因素,例如災情嚴重性以及受災國是否向美國提出要求。美國政府對臨時保護身份這個項目的態度,也是關鍵之一。

除了海地,目前在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網站上列出國民曾經或現在可能享有臨時保護身份的國家還包括薩爾瓦多、幾內亞、宏都拉斯、利比里亞、尼泊爾、尼加拉瓜、塞拉利昂、索馬里、南蘇丹、蘇丹、敘利亞和也門。其中,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國民的臨時保護身份已經於今年五月二十日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