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鄧小平訪日記招會報道

  • 小玉 東京

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資料照片)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鄧小平訪日記招會報道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歷程中﹐中國領導人鄧小平1978年訪日期間舉行的記者招待會是一個里程碑﹐中國領導人在媒體前亮相﹐同時也是鄧小平正式對外提出釣魚島(日文名﹕尖閣列島)“擱置爭議”說法。當年出席記者招待會的日本記者披露了記者招待會臺前幕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開創先河*

1978年10月25日﹐位於東京市中心的日本記者俱樂部大廳會集了國內外上百名記者﹐等候時任中國副總理鄧小平的到來。

鄧小平訪問日本是為了出席在東京舉行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互換批准書儀式﹐是中國共產黨政權第一位訪問日本的國家領導人。

1972年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當時﹐中國還處在文化大革命之中。六年以後的1978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目標﹐禁閉多年的國門開始鬆動﹐但是中國的面孔仍然被蒙着一層厚厚的面紗。

鄧小平記者招待會為人們近距離接觸中國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同時被日本稱為革命鬥士的鄧小平坎坷多難的歷程也帶着傳奇色彩吸引着人們的目光。

* 世界矚目*

以前日本記者俱樂部曾邀請訪日的中國政府官員舉行記者招待會﹐但是都被回絕﹐理由是沒有這種“習慣”。鄧小平記者招待會打破了這個習慣。

出席記者會的有日本國內主要媒體以及駐日外國記者。日本公共電視臺日本放送協會(NHK)以及多家商業電視臺聚焦現場進行直播﹐鄧小平的招待會在第一時間被傳送到全世界。

日本記者俱樂部選定重量級人物擔任記者招待會主持人和提問代表。主持人是時任記者俱樂部理事長、日本共同通訊社前社長酒井新二﹐提問代表是時任記者俱樂部副理事長、日本經濟新聞前董事兼編輯局長小島章伸。

* 友好與理解*

中日兩國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使得1972年邦交正常化之後的雙邊關係進一步發展﹐日本國內出現了一股中國熱。

1978年8月﹐日本內閣府實施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六成以上受訪者對中國抱有親近感﹐近半數受訪者認為中日邦交正常化六年﹐中日友好關係得到發展。

主持鄧小平記者招待會的酒井新二在開場白中提醒人們不要讓友好熱沖昏頭腦﹐呼籲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年過九旬的酒井新二先生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回憶說﹐鄧小平給他留下的印象是豪爽中帶有野性的魅力。

談到日中兩國關係現狀﹐他感嘆至今兩國尚未實現相互理解。

他說﹕“兩國雖然相距很近﹐但是在政治層面來說相互理解沒有得到加深。”

*記者的信念*

應中方要求﹐鄧小平記者招待會上只能由一名記者代表提問。

當年(1978年)4月﹐上百艘中國漁船出現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堅持對該島擁有主權的中日兩國政府尖銳對立。一時間日本輿論擔心兩國日中和平友好條約談判也可能因此擱淺。

在鄧小平記者招待會上作為代表提問的小島章伸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他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提尖閣列島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包括一名日本外務省高官在內﹐以及協助他擬定提問內容的助手都反對﹐理由是擔心兩國來之不易的友好氛圍遭到破壞。

外務省高官甚至提出﹐如果小島堅持提問﹐日本政府需要事先擬定一份政府見解以備萬一。

儘管如此﹐小島仍然認為不能繞過這個問題。

他說﹕“全世界都在關注鄧小平記者招待會。除了日本放送協會(NHK)以外﹐日本所有商業電視臺都在現場直播﹐作為代表提問的記者卻自我限制不提尖閣列島問題﹐這是絕對說不過去的。”

*有驚無險*

記者會接近尾聲﹐小島了終於提出了尖閣列島問題。他說尖閣列島是日本固有的領土﹐但是日中兩國在這個問題上發生摩擦﹐請鄧小平發表看法。

鄧小平在記者招待會答覆尖閣列島問題時說﹕“我們叫釣魚島﹐這個名字叫法(中日)就不同﹐雙方確實有不同看法。我們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我們雙方約定不涉及這樣的問題﹐這次談友好和平條約也約定不涉及。就中國人的智慧來說也只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因為一涉及就搞不清楚的。老是有一些人想在這個問題上撥一些刺呀﹐來阻礙中日關係發展。我們認為我們兩國不談這一問題﹐避開是比較明智的。這樣的問題放一放不要緊﹐放十年也沒關係。我們這一代人智慧不夠﹐這個問題談不攏﹐我們下一代總比我們聰明一些﹐總會找到一個大家都接受的方式。”

小島章伸說﹐本來以為鄧小平會針鋒相對地反駁﹐沒有想到他像一位老者一樣﹐祥和且巧妙地解答了這樣一個敏感問題。

小島說﹕“領土問題就是這樣﹐日本的首腦、中國的首腦都該好好學習學習。”

* 後話*

在這之後訪日的中國首腦華國鋒、趙紫陽、胡耀邦、李鵬、江澤民等都成為日本記者俱樂部的客人﹐而且這些記者招待會不再是代表提問﹐而可以由記者自由提問。

當年鄧小平記者招待會時被拒現場採訪的台灣記者也可以在現場採訪並提問了。

然而﹐鄧小平提出擱置爭議的釣魚島﹐34年後至今中日兩國仍然沒有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