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籲成立“經濟北約”抗中護台 分析:台英深化安全合作

英國前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利茲·特拉斯)在台北發表講話。 (2023年5月17日)

正在台灣訪問的英國前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又譯特拉斯)週三(5月17日)表示,台灣位於自由民主鬥爭的前線,西方必須強力捍衛。她呼籲西方國家以硬實力護台,包括成立“經濟北約”來集結抗中力量並強化與台灣的安全溝通。分析人士表示,卓慧思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也點出歐洲應將支持聲量化為具體援助,未來台英可望深化安全合作。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英國前首相籲成立“經濟北約”抗中護台 分析:台英深化安全合作

卓慧思於訪台的第二天在台北發表公開演說。她讚揚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燈塔,但這也是中國不見容台灣的主因。卓慧思說:“因為你們(台灣)對中共所主張的所有一切構成直接挑戰。台灣人比中國人生活過得更好,比中國人更自由,比中國人更快樂。事實上,根據世界幸福指數,台灣人的幸福感比中國高出整整37個名次。”

在台灣外交部發布的照片中,英國前首相卓慧思2023年5月16日抵達台灣桃園機場時,與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一起行走。 (美聯社照片)

卓慧思:台灣的存在對中共即是挑戰

卓慧思說,台灣展現出自由民主的所有潛力,也代表自決對於成為一個成功國家的重要性,因為“若沒有自由和民主,我們將一無所有”。她說,當中共的坦克1989年駛入天安門廣場時,當香港的自由因中共實施《國安法》而受到侵蝕時,當新疆維吾爾人遭到強迫絕育、強迫勞動和任意拘留時,全世界都目睹到失去自由的可怕後果,因此,各國絕不能允許中共對自由台灣的攻擊,當然她堅信台灣人也會自我捍衛。

卓慧思說:“我知道,如果台灣的自由受到威脅,台灣人會站起來,他們會戰鬥。但台灣也需要自由世界的盟友來協防。我是這些盟友之一,我知道你們在自由世界有很多很多朋友。”

卓慧思的具體護台三建議

她向國際社會提出三項具體護台建議。一是自由國家的經濟結盟,包括成立“經濟北約”,並支持台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二是讓台灣參與國際國防事務對話,強化溝通協調。三是各國減少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並做好準備走向實質脫鉤。

卓慧思強調,自由民主盟國已有北約、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澳大利亞、英國與美國結成的澳英美(AUKUS)三邊安全夥伴關係等安全對話機制,但這些機制都將台灣排除在外,且目前除了美國,其他國家都拒絕軍售台灣。她說,台灣需要足夠自我防禦的武力,各國“若沒有硬實力,我們不能假裝嚇阻有其意義”。硬實力指的是各國有形的國防和經濟實力。

卓慧思應邀訪問台灣5天,是繼英國前首相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於1992年與1996年訪台後,時隔27年來訪台的第二位英國前首相。在台期間,她將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會面。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於5月17日的例行記者會批評稱:

“英國的個別過氣政客拿台灣問題刷存在感,不過是為了撈取個人政治私利。”他說,英國各界對卓慧思此行也惡評如潮,稱其為“表演性的”、“正在給她的國家帶來另一種傷害”。

他還說:“台灣民進黨當局花著台灣老百姓的納稅錢,討好這位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相’,這絕非什麼愛台行徑,而是在賣台。這種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的企圖注定以失敗告終。”

卓慧思訪台 中批竄訪、英有雜音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批評卓慧思的“竄訪行為十分惡劣”,而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的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也直指卓慧思如法炮製“佩洛西路數”,將台灣當作撈金政客的“網紅打卡地”或“以台製華”工具。

英國內部也有反彈聲浪。同屬保守黨的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凱恩斯(Alicia Kearns)批評卓慧思的作秀行徑將使台海局勢升溫。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所主任克里·布朗(Kerry Brown)以電郵回覆美國之音採訪時也稱卓慧思是“可信度為零的機會主義者”。他說,卓慧思不了解台灣的複雜處境,譁眾取寵,在“可怕的休眠火山噴出小火,以便讓她的名字出現在新聞中”。

台港人士:國際友人訪問正面鼓舞

但相較於一些英國人的負面評價,台港人士對她的來訪大表讚賞,也不認為她會刺激兩岸局勢升溫。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洪敬富說,台灣20多年來未有英國政要來訪,卓慧思的訪台行和近期來訪的多位歐美政要一樣,代表“台灣有國際朋友”。台灣面對中國的軍事、經濟壓迫劇增,有國際友人、特別是英國前首相願意來,彰顯對民主社會共享價值的支持。

洪敬富告訴美國之音:“去年到今年,其實不少的英國友台議員、外交委員會主席先後來訪,這都是在告訴我們說,(英國)非常地支持台灣的民主......意義其實是重大的。”

位於台北的流亡港人羅子維也說,卓慧思訪台對台灣、對整個自由民主陣營、尤其被中國威脅壓迫的人們來說,是非常大的鼓舞。在卓慧思演講的同時,羅子維帶著英國國旗和陳情標語於場外陳情,他呼籲,英國作為香港的前宗主國及《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國,應更積極處置香港事務,並積極抗衡中國違反人權、違反承諾、違反民主自由價值的惡劣行為。

羅子維告訴美國之音:“比如它(英國)應該制裁一些香港跟中國的相關官員跟國安法的法官。第二,我們希望,有些政治犯現在受迫害的,有不少甚至是有英國公民身份,比如說黎智英先生,英國政府應該採取更積極態度,去向香港政府施壓,去要求他們釋放政治犯。”

學者:卓慧思已卸任,中國報復止於文攻

中國不滿卓慧思訪台,但可能像去年8月前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一般,採取報復行為或發動軍演嗎?對此,位於台北的台灣歐盟中心執行長鄭家慶說,中共若對非官方交流也大動干戈,恐不利國際形象。鄭家慶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大陸不管誰來,都採取跟佩洛西同等的、都要做這樣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的話,我覺得,這對它的外交形像是非常負面的宣傳。”

鄭家慶表示,歐洲近年對台灣的支持聲量顯著升高,但如卓慧思所呼籲的,各國如何化口頭支持為實質護台行動,值得台灣深思。

成大教授洪敬富也說,卓慧思已卸任,中共應只會文攻,不至發動軍演,但卓慧思此行應有助於深化台英雙方未來的軍事合作。他說,台灣正積極發展潛艦國造計畫,台英在潛艦製造和情報交流等領域有合作空間。尤其英國對烏克蘭提供武器支援,代表英國在西方陣營中扮演積極角色,因此,台英未來的軍事合作可望強化。

在經濟方面,洪敬富說,英國也可扮演推手,協助台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尤其台灣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優勢,若能與英國擅長的離岸風電、清潔能源等領域結合,也可在《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經濟框架下,發揮產業分工的綜效,一如美國的“友岸外包”概念,台英透過打造共享價值供應鏈,排除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國安疑慮。

中英關係本不佳,卓慧思訪台影響有限

至於卓慧思訪台,對中英兩國關係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鄭家慶和洪敬富都認為,影響有限,因為“英中關係本來就已不佳”。他們說,英國外相祁湛明(James Cleverly,又譯詹姆斯·克萊弗利)4月底演說和英國政府2023年度的《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綜合檢討報告》都可見出,英國對中國威脅嚴陣以待,兩國緊張關係也很難和緩,一如英國現任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又譯蘇納克)去年底所言,“英國與中國的黃金年代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