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尹錫悅走訪東南亞廣結夥伴擴大影響

2024年10 月10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在老撾萬象舉行的東協與中日韓峰會上致詞。

第44屆和第45屆東孟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於10月9-11日到在老撾萬象舉行,南韓總統尹錫悅宣佈與東盟國家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他與日本新首相石破茂進行了首次會談,並在會前訪問菲律賓和新加坡時簽署了多項重要合作協議,包括核能與供應鏈。尹錫悅將在10月11日參加東亞峰會後返回南韓。

尹錫悅與石破茂首次會談

尹錫悅的這次東南亞之行從10月6日就開始了,首站是馬尼拉,與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小馬科斯舉行會晤,討論如何加強雙邊關係,尤其是今年是兩國建交75週年的重要時刻。在10月7日的會談中,尹錫悅和小馬科斯宣佈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並就北韓核問題和南中國海局勢等重要議題進行交流。

在結束與馬可斯的會談後,尹錫悅於10月8日抵達新加坡,與新加坡總理黃循財進行討論,雙方決定在明年建交50週年時升級為戰略夥伴關係,並簽署《供應鏈夥伴協議》,共同建立應對供應鏈危機的機制。

在會議中,尹錫悅表示:“透過對話解決衝突,而非武裝攻擊,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他也宣佈,南韓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1億美元,支持印太地區國家的民主發展計劃。此外,尹錫悅在新加坡的演講中重申了增進北韓民眾自由的重要性,強調這一目標是國家統一的願景。

同時,石破茂在東盟峰會上重申了日本與東協國家的緊密合作,特別是在面對中國海洋主張時,他呼籲各國共同抵制“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他對北韓的核與導彈活動表達了“嚴重關注”,並期待透過東盟的多邊框架,促進區域和平與安全。

尹錫悅和石破茂的會談為改善日韓關係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經歷了多年的歷史爭端後,雙方均表示希望在未來深化合作。兩國領導人都重申了加強在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互動。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林泰偉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南韓傳媒普遍對石破茂上任表示興奮,因為他被視為比日本政治光譜上的右翼更加溫和的候選人。因此,南韓對與他的會談充滿期待,這不僅顯示日韓雙邊外交政策的連續性,也展現日韓在'戴維營三國聯盟'中的延續性。待新任美國總統上任後,三國也將舉行類似的雙邊和三邊會議。

“在明年美國新總統就位後,戴維營三國聯盟也將會有類似的雙邊和三邊會晤。我認為這次東亞峰會的主要議題就是與日本和美國的面對面會談,特別是在東北亞,尤其是在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背景下。”

10月10日時,北韓軍方宣佈決定完全切斷與南韓的所有公路和鐵路聯繫,此舉標誌著雙方緊張關係的加劇。

林泰偉認為,尹錫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老撾會面顯示,美國對南韓來說尤其重要,美韓聯盟是南韓在東北亞衝突,特別是朝鮮半島發生危機時的主要防禦保障。美國已經輪換部署了防禦力量,例如在南韓展示核潛艇、飛行B-1轟炸機,以顯示跟南韓的緊密關係。美國無疑是南韓最重要的軍事夥伴。

南韓在中美之間的平衡

南韓國立外交學院(Korea National Diplomatic Academy)印度與東盟研究中心主任崔旺基教授(Wongi Choe)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儘管南韓加強與美國、日本等志同道合國家的合作,推動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尹錫悅政府並未採取反華立場。相反,南韓認為這種合作有助於在更有利的基礎上與中國保持積極關係,特別是在經濟和區域安全方面。

“關於南韓的外交立場,特別是在尹總統執政期間,存在著一種常見的誤解。當然,中國對尹總統關於台灣海峽和南海和平與穩定的公開評論並不太高興。在尹總統的領導下,南韓政府打破了以前的沉默,特別是在去年8月對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衝突表達了關切聲明,但南韓試圖採取更積極的立場,維護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然而,南韓在中美日三方之間的中介角色正面臨挑戰。中國批評尹錫悅政府偏向美國,尹錫悅正在為習近平在2025年APEC會議上可能訪韓做準備。儘管南韓推行“南向政策”以實現經濟多樣化,加強與印度和東南亞的合作,但中國仍是其重要貿易夥伴。同時,美國在南韓的部份關鍵貿易領域已超越中國,成為南韓最大貿易夥伴,並提供主要安全保障。隨著兩韓關係惡化,南韓對美國及其盟友的依賴日益增強。尤其是俄羅斯作為北韓的主要軍事供應商,使局勢更加複雜。

南韓總統尹錫悅週三在新加坡的講座上表示,南韓將致力於與中國建立“基於規則的”合作關係,並透過及時和坦誠的對話消弭誤解。尹錫悅強調,儘管中美關係緊張,但與中國的溝通對南韓至關重要。他呼籲加強與中國在安全、經濟和投資領域的合作,尋求共同利益。尹錫悅也表示,南韓將繼續推動與中國的建設性接觸,推動全球秩序的合理發展。同時,尹錫悅重申,南韓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將為區域和平與穩定做出重要貢獻。

南韓未來在東盟的角色

東盟現有6.6億人口,形成了一個強勁的共同市場,並且內部出現了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這使其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並與中國維持友好關係。隨著印尼預計將在本世紀進入全球前十大經濟體,菲律賓和越南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同時,馬來西亞迅速發展高科技產業,尤其在半導體芯片領域,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份,即將邁入已開發經濟體行列。

南韓希望能在東盟國家中扮演更重要與決定性的角色,這可以從尹錫悅總統的東南亞行程中看出端倪。南韓慶尚大學全球研究學院全球商業管理系教授喬弗瑞‧馬達圖(Joeffrey Maddatu)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東盟有10個成員國,還有一些國家是東盟的觀察員。他認為選擇菲律賓、新加坡和老撾這三個國家是有原因的,特別是菲律賓,因為它與南韓的外交關係已經有75年歷史。貿易方面重要,在國防方面也同樣關鍵。”

菲律賓豐富的鈷和鎳資源對南韓的電動車電池產業至關重要,雙方在礦產資源領域可能有未來的合作。同時,菲律賓希望透過南韓的投資來推動基礎建設。

核能合作成為南韓與菲律賓關係的潛在重要議題。菲律賓的巴塔安核電廠雖於1984年建成,但由於政治問題及1986年切爾諾貝爾事故,菲律賓政府決定不啟用該核電廠。這次尹錫悅總統來訪被很多人看成是重啟巴塔安核電廠的一個契機。

南韓在核電廠建造速度方面僅需56個月,遠低於其他國家平均190個月的建造時間。南韓在核能方面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使韓菲兩國核能合作前景可期。

另一方面,馬達圖指出南韓在東協的投資存在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兩個國家:越南和新加坡,80%的南韓投資流向這兩個國家,其中在越南主要為製造業投資,而在新加坡則側重金融服務。相較之下,菲律賓吸引的南韓投資相對較少,這主要與菲律賓高昂的電力成本有關。菲律賓的電力成本在東南亞國家中位居榜首,導致在菲律賓營運製造業或電力密集產業的成本過高,電費支出可能佔企業營運成本的40%至50%。若能發展核能,菲律賓將有機會改善這一局面,進而吸引更多南韓投資。

馬達圖表示:“南韓希望成為全球的重要角色,並在這一方面展現自己的能力。然而,如果南韓想要擔任這個角色,它必須與其他國家對齊,同時也要小心不要與中國或俄羅斯等國產生對立。

他繼續指出,南韓需要思考如何在東南亞國家中展現自己的獨特性,特別是與大國相比:”也許在文化和人際交流方面,他們做得很好。但如果他們在援助上投資更多,或在其他國家進行更多投資,這可以在許多國家增加他們的存在。但是從南韓的角度來看,可能會感到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