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兵器工業情報雜誌“現代兵器”在最新一期的六月號封面,刊登了一幅具隱形匿踪功能的新型轟炸機想像圖,引發軍迷們熱議“轟-20要現身了嗎? ”軍事專家們表示,轟-20是中國空軍20系列的最後一塊拼圖,雖尚未“官宣”,但可以預見轟-20將取代部分轟6系列的任務,強化第一跟第二島鏈間的武力投擲能力,其拒止美國海軍在本土西岸或夏威夷增援第一島鏈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
官媒:並非官宣,只是假想圖
最新一期的“現代兵器”雜誌日前刊登了一幅採用經典“大飛翼”結構、具備匿踪功能的隱形戰略轟炸機圖像,標註為蒼穹戰神,再度引發軍迷們關於“轟-20再度現身?”,“轟-20算是官宣了嗎?”的熱烈討論。
早在2016年,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首度證實空軍正在發展新一代遠端轟炸機,外界猜測將命名為“轟-20”。2018年,中國航空工業宣傳片“大國起飛”的結尾爆出彩蛋,布幕下覆蓋著一架彷彿是飛翼式佈局的飛機,字幕上寫著:“THE NEXT...”,吊足了軍迷們對轟-20的胃口。之後,中國央視播出的解放軍紀錄片,提到“新型遠端戰略轟炸機轟-20研發取得重大進展”,確認了轟-20的命名。
這次疑似轟-20的外觀與設計圖被媒體披露後,被外界吐槽根本是抄襲美國B2隱形戰機的“抄20”。中國環球時報5月25日在官方微博引用一則題為“被熱炒的'轟-20設計圖'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文章,怒斥雜誌封面的新型轟炸機只是“想像圖”,並不代表“官宣”,跟轟-20毫無關聯,外界無須過度解讀,並說圖片繪製的設計根本不利於隱形,也不符合現在飛機“雙后掠翼角”的趨勢。
香港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美國之音說:“雜誌的封面不代表官宣,它只是一個假想圖,沒有辦法去證實這個事情。很多沒有官宣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東西。現在官方沒有任何的數據,所以很多東西都是憑空在想像。”
不過,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附屬研究員區肇威說,中國主要的軍事雜誌十之八九都有官方背景,很多都是解放軍的研究單位或是武器生產公司所發行,雖然不是“官宣”,但軍事圈戲稱為“官洩”,也就是把一些資料慢慢經由雜誌透露給社會大眾引起討論。
區肇威表示,轟-20一旦服役,必定會對亞太地區的區域平衡造成影響,周邊國家的心理威脅感也會隨之提高,中國則是透過航母與轟-20讓他們成為亞太地區的軍力標竿。
“ 20系列”的最後一塊拼圖
近年來,從殲-20到運-20,再到直-20,中國“20系列”機型紛紛亮相,也讓人看到中國空軍武器裝備的進展。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附屬研究員區肇威對美國之音表示:“轟-20是解放軍這幾年來一直要致力完成的武器裝備,這也是中國解放軍空軍20系列的最後一塊拼圖,其他包括匿踪戰鬥機殲20,還有模仿美國優異的黑鷹直升機的直20,都用20來作為命名。”
據南華早報本月25日的報導稱,現代兵器雜誌所揭露的4張轟-20戰鬥機概念藍圖,配置了武器艙、2只能做全角度調節的尾翼、機載雷達、隱形進氣孔,以及覆蓋深灰色雷達波吸收材料。
台灣軍事專家施孝瑋表示,由於中國尚未官宣,因此無法確定轟-20氣動力外型的真偽,但如果真如兵器雜誌所繪製的外觀,那麼其實它相當程度地融合了美國空軍B2幽靈轟炸機的性能特色,用飛行翼來作為飛機的氣動力外型,並將自身在飛行翼控制上未臻完美之處加入“中國特色”,例如採用可折疊式或可動式的控制翼面,讓它能夠改變角度去強化飛機橫向的操作能力。
軍事專家的說法從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2018年12月發布的國防情勢月報中得到應證。該份報告表示,2017年底網路爆出1張衛星照,顯示1架大型具有匿踪特徵的飛機出現在中國西部某機場,“證實轟-20存在”,並指這架戰機並不像美軍B2匿踪轟炸機那樣採用平直的前緣飛翼,而是採用前緣雙后掠飛翼佈局,外型更接近美軍X47B艦載匿踪無人機。報告稱,“轟-20的確是有中國特色的戰略轟炸機”。該報告引述媒體的分析指出,轟-20可只破壞防空結點,再由轟-6K跟進執行轟炸任務,未來轟-20與轟6系列將形成高低配,由轟-6執行低風險任務,或只是擔任長程飛彈的載台,在遠離敵人威脅的情況下執行任務。
軍事專家施孝瑋對美國之音說:“可以預見,未來這個飛機(轟-20)可以取代部分轟-6系列轟炸機的任務,作為大陸對外進行精準打擊或是外科手術式打擊中串連者的角色之一,如果等它研發完成之後,這個可能性是很高的。”
強化第一到第二島鏈的投射能力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的報告引述動力網(The Drive)採訪中國官員的說法,指轟-20載彈量至少10噸,不加油航程約為5000英里(約8000公里)。俄羅斯“軍工信使”週報網站則曾報導,轟-20最大航程可達12000公里,作戰半徑6000公里,最大載彈量不低於20噸。
中國青年報則指,中國新一代遠端轟炸機具有幾項特色,包括隱身能力佳、具備超過1萬公里的洲際航程、載彈量大可對目標實施高效密集突擊、具備核子與常規的“核常兼備”打擊能力,以及電子戰能力強。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附屬研究員區肇威說,不管是在外型,或是功能上,轟-20都跟美國空軍的B2戰略轟炸機非常相像,所以可以想像它的功能應該與B2頗為類似,包括遠程打擊、機內彈艙設計、匿踪,以及長程飛行的性能等等。目前推估掛彈數量可達12-14枚,其中有8枚最大射程3000公里的“長劍”巡弋飛彈,以及吊掛遠程超音速反艦飛彈。
區肇威說:“它(轟-20)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拒止美國海軍在本土西岸或夏威夷增援第一島鏈的戰略意圖。如果它是在往亞洲大陸的另外一邊的話,它甚至可以經由加油機的支援去到中東、南亞、甚至亞洲等北京傳統利益所在的地方,施展它的影響力。所以我們會覺得說,中國有了這個(轟-20)以後,特別是針對美國二戰以來相對安全的第二島鏈基地的意圖,是非常非常明顯的。”
軍事專家施孝瑋認為,中國目前的轟-6轟炸機不具備匿踪能力,很容易在遠處就被別人的預警系統發現:“有了像轟-20這樣的轟炸機之後,它本身由於匿踪跟氣動力外型上面來說,都有相當大的成長,可以讓中國大陸在對外用兵,特別是對第一跟第二島鏈的攻擊任務上,成功的機率會比過去高非常多。”
中國軍力遠程打擊的弱點
不過,轟-20也暴露出中國遠程打擊的重大弱點。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極度缺乏海外基地是一大問題,它不像美國有很多海外屬地或是有很多能夠跟其他國家聯合使用的空軍基地可以運用,這一點使得美國在全球打擊跟全球兵力抵達的能力上,比中國強上非常多。
其次,轟-20是大型陸基飛機,必須要跟空中加油機做非常良好的搭配,才能發揮長程打擊的效果,但由於中國海外基地不足,初期勢必限縮了轟-20的打擊範圍,只能介於第一或第二島鏈之間;要想突破第二島鏈,轟-20目前沒有足夠的中繼基地,也無法得到足夠的空中加油的協助。
另外,發動機也是解放軍一直存在的老問題,軍事專家表示,中國製造發動機的技術水準還是不夠好,所以不管是仿製蘇愷-27戰機還是後續研發,大部分還是藉鏡於俄羅斯的技術,一旦中國無法持續從俄羅斯取得發動機的技術、得到相應的資源,就會是一個問題。轟-20作為遠程戰略打擊的平台,載臺本身的妥善率與可靠性非常重要,否則無法在關鍵時刻滿足戰略打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