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國際媒體需廣播網絡雙管齊下

  • 黃耀毅

國際媒體美國之音大樓 側後方是國會

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開發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希望借此更廣泛地傳播訊息。不過美國的一些新聞、傳播以及民主問題專家指出,針對某些國家或地區,新興媒體尚需與傳統媒體配合,互補長短,才能發揮出最佳效果。

*廣播與手機傳播受眾不同*

根據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在2010年6月的報導,中國13億人口當中使用iPhone手機,以及iTouch音樂播放器的人口,僅有92,2138万人,僅佔中國總人口的0.05%。

2010年中國人均收入(Per Capita Income)為3,029美元,全國排名第一的東莞為3480美元,第57名的武漢是1649美元,第115名的湖南益陽人均所得只有1254美元。

目前iPhone在中國售價一台約1,025美元,Android手機一台約760美元,台商宏達電HTC產的手機平均價位約在460美元以上。

中國科技網站“第三媒體”2011年2月8日的報導指出:“中國用戶當前的平均月移動支出為11美元,遠遜於美國用戶的50美元,野村國際的分析師預計,基於這一數據,中國只有5%的移動用戶能夠負擔起iPhone每月30美元的移動支出。”

除了購買價格相對高昂的智能手機,還要搭配高額的月費,能夠負擔這樣花費的民眾,與一般的透過收音機和電視獲取訊息的民眾,是不同的群體。

*數位落差*

新澤西羅格斯大學新聞與媒體研究系的系主任約翰帕爾維克(John Palvik)解釋,這種現象叫做“數位落差”,或“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將影響民眾是否能夠接受到訊息。

帕爾維克說:“這當然是一個問題,因為所謂的數位落差。而對於居住在農村地區的人們而言,數位落差的情況更糟糕,因為獲得昂貴科技的能力非常有限。這些人無法取得良好的科技產品,或甚至完全缺乏這些科技產品,如互聯網、或者移動設備、智能手機等等。”

*科技公司向中國經濟壓力屈服*

2009年12月,蘋果公司受到中國政府壓力,而不在中國境內提供與達賴喇嘛以及熱比婭相關的應用軟件(Apps)。

民主與科技中心的執行長萊斯莉.哈里斯(Leslie Harris)去年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曾說過:“我不認為蘋果有能力考慮退出。那是個很大的手機市場,對他們而言是很大的商機。我覺得當(中國)政府要求他們某些應用軟件不能放在手機上時,或是如在手機上進行監控等越來越多的要求時,他們一分鐘也沒有考慮人權問題。”

此前,包括原本欲退出中國的谷歌(Google),以及雅虎(Yahoo)等西方科技公司,最終都在中國政府以及商業的壓力之下,為中國量身訂做審查後的產品。民主與科技中心的約翰.莫里斯(John Morris)說,相同的情形也可能出現在西方手機製造商身上。

莫里斯提到,雖然蘋果的iPhone是封閉式操作系統,但即使像谷歌的Android手機使用的是開放式系統,也不代表谷歌不會迫於商業壓力,而製造特別的中國版手機,來防止用戶下載並且安裝某些中國政府不愿見到的特定應用軟件。莫里斯說:“舉例來說,這當然有可能他們(中國政府)對這些公司施壓,製造量身打造的中國版本操作系統。”

*喜新而不棄舊 新舊各有千秋*

在網絡容易遭到審查,而手機等移動設備等只有較富有人口才能擁有,並且依舊迫於政治與商業壓力而自我審查的情況之下,民主與科技中心的約翰.莫里斯認為,新興媒體以及短波(short wave)、衛星(satellite)等傳統媒體,若能互補長短,才可發揮傳播資訊的最大效果.

莫里斯:“當然,通訊漸漸移到網上,所以新聞機構以及通訊機構也移到網絡上是合理的,但我也認為,保留舊式的、不是基於網絡的通訊方式,也是良好並且有建設性的方式。”

*專家:如果是我為美國之音制定策略*

德州大學電信與資訊政策國際項目副主任喬斯特勞貝哈(Joe Straubhaar),有多年向拉丁美洲的專制國家進行廣播的豐富經驗,他認為:“如果是我為美國之音制定策略,我可能會建議在展現出有能力並且有意願切斷網絡的地區,繼續從事短波廣播。在中國,你看到有選擇性的網絡審查,有選擇性但非常有效。同時你看到像埃及這樣的地方,在緊急狀態時,或他們所認為的緊急狀態時,完完全全地切斷網絡。所以我認為就許多方面而言,當科技失去作用時有一個預備計劃,是個好主意。”

喬斯特勞貝哈說明為何他認為應該網絡跟短波雙管齊下:“這能夠讓人們擁有幾種可能的管道來接觸到美國之音,或其他相似媒體。當我在巴西工作時,而現在主要工作也是有關巴西,我記得其中一項研究顯示,在某些有著阻絕資訊,或是審查取得資訊的地區,短波比起其他方式,依舊是更為重要的。”

巴西與中國、印度、俄羅斯被稱為“金磚四國”,同樣享有上億的互聯網使用者。

新澤西羅格斯大學新聞與媒體研究系的系主任約翰帕爾維克認為,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應該配合使用:“我想要有某種媒體的組合,包括互聯網,以及比較傳統的媒體,比較不依賴科技的,或是比較不昂貴,讓個人能夠取得的媒體。”

約翰帕爾維克提到,一但消息能夠進入被審查的地區,就能夠經過當地意見領袖的人際網絡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獲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