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媒批機構瘋搶國債是做空經濟

  • 美國之音

中國央行主管的媒體批評瘋搶國債現像,警告市場不要炒作意味濃厚。

中國央行主管媒體《金融時報》(Financial News)星期六(7月13日)引用所謂業內人士和專家的觀點,批評瘋搶國債現像,警告市場不要炒作意味濃厚。

中國政府今年以來發行數期儲蓄國債以及超長期特別國債,以刺激和拉抬萎靡不振的經濟。盡管債券利率只比銀行定存略高,但推出即秒殺,顯示市場看壞經濟,預期利率將走低。

這篇報道是對中國債券市場的最新警告。報道中援引的專家表示,債市不會永遠上漲,當前市場反轉的風險不斷增大。

本月初,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確認已與幾家主要金融機構簽訂協議,采用無固定期限、信用的方式借入國債,未來還會根據市場情況,增加借入規模,並擇機賣出,以平衡市場供求。

《金融時報》星期五(7月12日)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中國央行決心保持正常向上收益率曲線,“校正債市風險的決心很大,但市場也無需擔憂賣出國債對流動性的影響。”

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表示,這次公告表明,央行會用實際行動來告訴市場,“國債價格會降”;國債市場存在價格下降預期,未來運行就會更平穩。

星期六的這篇報道另稱,央行宣布面向部分一級交易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是“保彙率、穩預期”的體現。

該報道援引不具名的業內人士說法,批評金融機構瘋搶國債,“等於預期以後利率越來越低”,說不定像日本那樣進入長期低利率時代。

“他們基本上就是在唱空人民幣,也是在做空中國經濟,加大了資金流出壓力。”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復蘇乏力,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但市場缺乏高收益資產,因此資金大量湧入債市,10年和30年期中債殖利率估值數度刷新約20年的低點。

中國央行近幾月多次向市場警示風險,並明確給出殖利率合意區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6月再度提示利率風險,稱要保持正常向上傾斜的殖利率曲線;但市場多頭仍然頑固、降溫幅度有限。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Lynn Song)日前表示,如果經濟數據和股市復蘇速度快於預期,可能會推動部分避險資金從債市回流至股票和其他風險資產。但若經濟和股市進一步走弱,“無論中國央行采取什麼行動,都會有更多資金流入債市”。

(此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