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華為公司享有巨額政府補貼,使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高達30%,讓對手很難與之開展合理競爭。
這是《華爾街日報》對華為公司獲得的政府補貼的分析結論。該報12月25日的文章說,華為這些年來獲得的政府各項補貼資助高達750億美元,其中大約460億來自國家銀行的信貸,國家對科技產業的扶植2008到2018這十年讓華為獲得250億美元的減免稅優惠,華為同時獲得16億美元的政府資助和20億美元的土地價格優惠。分析認為,華為享受的政府補貼2013到2018年已經是歐洲主要競爭對手諾基亞公司的17倍,但華為公司在年度報告中公佈的政府補貼2008年以後只有16億美元。
信貸扶植
文章說,華為1998年後從國家銀行獲得的貸款估計為160億美元,中國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過去二十年中給華為提供了300多億美元的授信額度,並為華為公司的發展中國家客戶提供大約3%的優惠貸款,有利於華為開展國際競爭。美國進出口銀行前主席赫希伯格(Fred Hochberg)就此評價說,“華為所做的就是確保他們在投標時都附設貸款條件。這很聰明。”
土地優惠
《華爾街日報》說,華為在發展過程中並享有土地的優惠。2014到2018年這四年中,華為參加土地拍賣在廣東東莞地區拿到了十多塊國有土地,價格只有東莞類似區域價格的10%到50%,華為為此節省了20億美元。法新社今年5月底報道,華為近年來開始從東莞政府獲得了127公頃土地,價格約為附近住宅用地的十分之一。法新社透露,華為的主要手段就是透過子公司參與當地的限制性土地拍賣,並以唯一競標者的身份在2015年後的9次拍賣中以當時售價的六分之一收購了46公頃的土地,節省了24億美元。美國前助理貿易代表雷德Claire Reade)對法新社評價說:“以低於市場價格的土地售價、巨額的針對性研發補助以及出口融資等條款都是明顯的補貼。這些補貼都優於華為從私營部門獲得的條件。如果對其它國家的產業構成損害的話,他們都可以在WTO提告。”
《華爾街日報》指出,國家補貼科技產業絕非中國獨有,但華為享有的各類補貼已遠超其主要的競爭者。文章援引公開資料舉例說,瑞典政府2018年對科技通訊產業提供的信貸資助大約是100億美元;華為在美國最大的競爭者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2000年後一共獲得445億美元的聯邦或州政府的補貼、貸款和資助等。
中國外交部就此在一份聲明中說,華為像中國很多其他私營公司一樣,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