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人眼中的北京冬奧:“韓服文化工程”、“不公正判罰”

南韓冬奧隊打著國旗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2022年2月4日)

在新冠疫情、外交抵制之中開幕的北京冬奧會進行僅一周,便在鄰國南韓引發了強烈的不滿。從開幕式上身穿韓服的女性,到短道速滑充滿爭議的判罰,都不斷加劇著南韓社會的反華情緒。美國之音採訪了四位南韓民眾,聆聽他們對北京冬奧會的看法。根據受訪者要求,本文進行了匿名處理。

韓服、短道速滑判罰冬奧伊始風波不斷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南韓人眼中的北京冬奧:“韓服文化工程”、“不公正判罰”

本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一個表演環節中,一名身穿韓服的女性作為朝鮮族代表與其他少數民族代表一同托起了五星紅旗。這個場面隨即在南韓社會激起千層浪。南韓媒體例舉了中國網絡上稱韓服源於漢服、因此是中國文化一部分的言論,質疑中國借奧運會之機搞“文化工程”,試圖將南韓納入中國的文化體系;朝野兩黨也異口同聲地批評這是對主權國家的“文化掠奪”。南韓政府隨後表示,已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表明了韓方的擔憂,不過為了不煽動反華情緒,並未正式抗議。

“中國自己的文化也非常多,實在不能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家住京畿道、從事翻譯工作的薑女士向美國之音表達了自己的困惑,“中國歷史那麼長、文化遺產和人口也多,擁有比南韓更豐富的文化,卻非要把別國的東西說成是自己的,甚至不惜招來別國的反感。”

來自釜山的教育工作者安先生也認為,或許中國有自己的立場,但是“我在南韓接受的教育,認為韓服是南韓的固有文化,對中國的這種行為持負面看法”。

隨著事件在南韓輿論場的不斷發酵,中國駐南韓大使館發言人8日就該問題表示,“中國朝鮮族和朝鮮半島南北雙方同宗同源,擁有包括服飾在內共同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既是半島的,也是中國朝鮮族的,所謂'文化工程''文化掠奪'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對於中國大使館的表態,住在首爾、從事零售業的劉先生認為,“這種說法是沒有錯,但我還是覺得中國不夠慎重。奧運會是一個面向全世界的活動,作為主辦方,中國應該對所有可能引起政治爭議的因素進行控制,從這一點來說中國是做錯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月7日進行的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半決賽中,最先沖過終點線的南韓選手黃大憲因一次違規的過遲超越導致接觸(illegal late pass causing contact)而被取消成績。在隨後的決賽中,率先沖過終點的匈牙利選手劉少林也因犯規被取消資格,最終中國選手任子威、李文龍分別奪得冠亞軍。這在南韓媒體和網民之間引發了“不公正判罰”的強烈質疑,以至於中國駐南韓大使館9日就此發表聲明稱,“一些南韓媒體和政客將矛頭指向中國政府和整個北京冬奧會,甚至煽動反華情緒,毒化了兩國國民間的感情。”

家住首爾江南區的全職主婦韓女士對中國大使館的聲明不以為然,“我看了比賽視頻,雖然我不是專家,但是可以理解大家的不滿。如果黃大憲犯規,那麼中國選手抓黃大憲的腿為什麼就沒問題?中國沒有資格管別國的媒體說什麼”。

不過也有意見認為,南韓網民的反應摻雜了太多的感情色彩。劉先生說,“冬奧會的裁判來自全球各地,也都持有國際裁判資格,我認為他們是公正公平的。再說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裁判也會誤判,這種情況交給專業的人來評判就行。人們反應那麼激烈,我覺得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如果換了是其他國家,可能就不至於如此”。

目前南韓代表隊表示將向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起訴。此前國際滑冰聯盟於瑞士當地時間7日駁回了南韓隊和匈牙利隊的申訴。另外,黃大憲在9日晚進行的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決賽中獲得金牌。

價值觀落差大北京冬奧不受韓國人歡迎

種種爭議使這屆原本就因恰逢南韓總統選舉而失去關注度的冬奧會更受冷遇。姜女士說,“我雖然不關心體育,但是對花樣滑冰等個別項目感興趣,以前還是會看的。不過今年的奧運會完全不想看了。”

即使不存在上述爭議,南韓民眾在價值觀上與中國的漸行漸遠也在改變他們對中國舉辦冬奧會的看法。

當談到人權問題,姜女士向美國之音表示,“他們(指新疆維族)又不是什麼罪犯,必須抓起來;只是因為文化不同,在沒有犯罪的情況下就被抓起來脅迫、打壓,所以才會在全世界範圍內成為問題。人權是最基本的東西,但是現在奧運會卻在沒有人權的地方舉辦,實在是太諷刺”。

劉先生也認為,“這屆冬奧會是以前就定下來的,所以在中國舉辦沒有問題,但是我希望今後能夠把人權狀況也納入奧運舉辦資格的評判標準”。

中國對待體育競技的態度也影響了南韓人對冬奧會的感受。中國花滑歸化選手朱易在比賽中摔倒後遭到中國網民的嚴苛批評,對此,韓女士表示很難理解,“我看了新聞,這太功利了,拿不拿獎牌不是比賽的唯一目的。選手們刻苦訓練過、在比賽里盡力發揮過就行了,失敗也是很好的經驗”。

安先生認為,南韓也曾存在這種氛圍,但現在已包容了許多。“運動是選手個人的職業,他們能夠在自己的職業領域取得好成績當然好,我也會為他們加油,但完全不認為他們必須為國家取得好成績,也不覺得選手在奧運會上表現好就能提高國家形象”。

冬奧引發的反華情緒成總統選舉一大變數

到目前為止,至少在南韓,北京冬奧會非但未能達到宣傳中國形象的目的,反而導致南韓民間原本就存在的反華情緒愈演愈烈。更重要的是,這種情況在短期內或許很難好轉。

“我覺得奧運會以後南韓人對中國人的看法會惡化。原本不了解情況的人也會在看到奧運會開幕式和新聞後知道中國把韓國看做小偷、反過來說南韓竊取中國文化,不可能有好感,只會越來越差,會產生絕對不能與那裡的人做事、不能去那裡的想法”,姜女士認為。

事實上,近期的多項調查驗證了韓國人的這種情緒。美國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所(Walter H.Shorenestein APARC)所長申起旭(Gi-Wook Shin)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當地時間8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該團隊上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以100分為滿分,南韓人對中國的好感度僅為26.5分,遠遠低於美國的69.1分,甚至不如日本的30.7分。

首爾大學亞洲研究所上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也顯示,在美國、中國、日本等20個國家中,南韓人最不信任中國,僅有6.8%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可信;而美國的這一比例高達71.6%。

兩份報告都指出了反華情緒對政策的意義。斯坦福的報告認為,反華情緒越來越有可能蔓延到南韓的政策和政治中。首爾大學的報告也指出,調查結果對南韓的對外政策制定具有參考意義。雖然未來尚不可知,但至少眼下,反華情緒已然成為總統選舉的一大變數。為抓住民心,向來被認為對華親和的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候選人李在明也在韓服等問題上擺出了強硬姿態,稱“對中國該說的就要說”。

這種現狀令劉先生感覺今後的韓中關係不容樂觀,“按照現在這個趨勢,不論哪個黨的候選人當選,短期內都只會變得越來越差,只是可能會根據執政黨派而存在一些程度上的差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