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搜索引擎 中國推動宣傳敘事的新陣地?

谷歌搜索界面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西方搜索引擎 中國推動宣傳敘事的新陣地?

在西方社交媒體紛紛將中國官媒賬號進行標註的情況下,中國在西方社媒推動的宣傳敘事並非總能奏效,有時甚至引發反彈。但是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互聯網的一個較少受到關注的領域,北京正在取得不錯的成效——西方主要搜索平台的搜索結果。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與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保障民主聯盟(Alliance for Securing Democracy)的報告,在谷歌、YouTube和必應搜索有關新疆和新冠病毒起源的關鍵詞,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和敘事會經常出現在這些搜索引擎的首頁搜索結果當中。

這個發現基於這兩個智庫的研究人員從去年11月到今年2月間,對與這兩個議題相關的12個英文關鍵詞的每日搜索結果的統計與分析。

他們發現,在120天的研究時長中,用谷歌網頁搜索、谷歌新聞搜索、必應網頁搜索、必應新聞搜索和YouTube視頻搜索中查詢“新疆”(Xinjiang)一詞,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出現在這些平台搜索結果前十位的天數達到106天。中國的敘事通常否認新疆存在人權侵害,並且抨擊有關新疆發生“種族滅絕”和“強迫勞動”的媒體報導和指稱是西方對中國的抹黑。

報告說,在YouTube搜索“德特里克堡”(Fort Detrick),中國媒體發布的內容在前十位的搜索結果中占到半數。北京曾暗示這個位於馬里蘭州的軍事基地的生物實驗室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頭,並要求世衛組織對該實驗室展開調查。

谷歌沒有回复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置評請求。這家搜索巨頭稍早對《華爾街日報》表示,谷歌試圖在平衡言論自由的同時“打擊協調的影響和審查行動”。《華爾街日報》最早報導了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

必應所有者微軟的一位發言人對美國之音表示,該公司不斷尋求改善,並且正在評估報告中的詳細調查結果。這位發言人表示,權威性是對搜索內容進行排序的關鍵因素,必應的網頁和新聞搜索依賴內容的權威性和新進程度來決定搜索結果的優先次序。

利用算法

“我不認為搜索引擎的運作方式有任何內在缺陷,因為需要對搜索結果有一定程度的排序。”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保障民主聯盟媒體與數字虛假信息項目研究員布萊特·謝弗(Bret Schafer)對美國之音表示,“但是與此同時,國家媒體確實可以利用這個排序系統。”

谷歌和YouTube都在中國被禁,微軟的必應在中國運營,但是在中國會遵守官方的某些審查要求。研究人員說,中國之所以能夠影響境外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是因為北京擁有巨大的全球媒體網絡,能夠不斷發布他們想要的敘事。

“中國官媒基本不用考慮預算或觀眾偏好,因此他們每天可以炮製大量的內容。”報告的另一位作者、布魯金斯學會人工智能和新興技術項目政策主任傑西卡·布蘭特(Jessica Brandt) 對美國之音表示。

謝弗說,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官媒在“新疆”這樣的中性搜索詞上的表現,表明他們有能力影響擁有海量信息的某些話題的搜索結果。

他說:“在搜索的時候,人們認為他們會被引導到一個基本上不偏不倚的信息環境,但是並非如此。搜索只是從大量的信息裡面進行抓取。所以如果中國官媒不斷發布,更有可能的情況是,那些搜索中性詞彙的用戶會碰到中國的宣傳。”

美國之音記者星期三(6月1日)傍晚在谷歌上搜索“新疆”的拼音,得到的前十位搜索結果中沒有來自中國官媒的內容;但是搜索“德特里克堡”的英文,則在首頁中出現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發布的所謂德特里克堡“可怕歷史”的視頻。

對此,謝弗表示,由於剛剛曝光的新疆警察文件,有關新疆的議題正受到全球媒體的關注,因此在搜索中會出現更多元化的結果,但是問題是當新聞周期過了以後,其他媒體開始關注其他議題,而中國媒體仍在繼續發布有關新疆的內容,那麼那時候這些內容“就會超到前面來,把其他信息壓下去。”

數據空隙

對於“德特里克堡”的搜索結果,還涉及到研究人員所稱的“數據空隙”(data void)問題。

布蘭特說:“當搜索結果中沒有足夠高質量的內容時,就會產生數據空隙。有幾種情形,比如突發新聞,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搜索詞非常特別,比如新冠起源的陰謀論就涉及特定的詞彙,例如731部隊。正如我們所預期的,這類話題缺乏大量的權威性信息,因此我們從這類搜索查詢中所得到的結果就會是來自中國的官方媒體。”

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報告發現,對於那些中國宣傳中特有或是經常出現的關鍵詞,在搜索結果中出現中國官媒內容的頻率和數量會很高。比如搜索“新疆恐怖主義”(Xinjiang Terrorism)和“揭露新疆”(Xinjiang Debunked)這幾個關鍵詞,在120天的考察期間,中國官媒的內容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搜索結果首頁中。

去年10月,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保障民主聯盟的一份報告也指出數據空隙可能會被威權政府利用的問題。報告當時就以“德特里克堡”為例說,並不是所有內容都包含謊言,但是將有關德特里克堡的誤導或暗示性的內容充斥於網絡,中國等威權政府實際上可以非常有效地發起一場虛假信息攻勢,而且相比民主社會,威權政府更能通過國有信息機構,針對價值比較高的搜索詞彙,將他們想要的敘事充斥於網絡。

謝弗說: “他們能夠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在社交媒體上給讀者漫灌比如德克里克堡這樣的充滿陰謀論的詞彙,讀者之後如果搜索這些詞彙,他們正好就會被導向大量來自中國的信息,因為只有中國不斷地發布這些信息。”

“這是一種強化機制,”他說。

谷歌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研究報告中一些搜索詞代表這種數據空隙,公司正在努力解決這一已知的挑戰。

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也提到包括谷歌在內的搜索引擎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報告建議搜索引擎可以在搜索結果中對媒體來源進行標記,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信息是來自國家媒體還是獨立媒體,並且對搜索結果先後順序的排名算法提供更清晰和透明的說明。

報告指出,中國在搜索引擎上的足跡並不一定局限於官方媒體,還有一些與中國媒體有報導轉載協議的媒體也在傳播中國的敘事,如果加上這些媒體在搜索結果中出現的情況,可以讓中國官方媒體的內容出現在首頁搜索結果中的頻率提高近10%。

美國戰略情報諮詢機構蘇凡集團(Soufan Group)情報分析師莫利·薩爾茨科格(Mollie Saltskog)表示,中國有關新疆的敘事並不一定在美國民眾之間產生共鳴,大多數美國人仍然認為中國政府對維吾爾人等穆斯林少數群體實施了種族滅絕,但是在新冠溯源問題上,中國推動的陰謀論確實令人擔憂。

她對美國之音說:“過去兩年來我們看到中國在推動虛假信息上明顯的策略轉變,他們開始效仿俄羅斯的伎倆,開始採取一些更加隱秘的虛假信息散播手段,在民主社會中散播疑惑和分歧。……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把所有都丟出來,看看哪些能夠持久。”

中方回應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在回复美國之音的電子郵件置評請求時表示,中國有權表達其在涉及新疆和新冠溯源問題上的立場,“揭露謊言、發掘事實和真相。”他說:“所謂(中國)利用搜索引擎製造有利於中國的敘事的說法是無理指控,顯示美國和西方國家通過利用其國際話語權蓄意壓制中國。“

謝弗表示,中國有權表達其觀點,研究所涉及的問題並不是中國的聲音是否應該出現在西方的平台上,而是突出了來自中國官方媒體的內容佔據了一些關鍵詞搜索結果的問題。他說,如果YouTube上有關伊拉克戰爭的搜索結果,半數內容都來自美國媒體,同樣會是問題。

他說:“我們所討論的問題是,希望給搜索結果提供背景信息,提供一個更細緻的搜索環境,你可以看到中國的視角,但也能將其與其他獨立媒體的視角進行對比和比較。”

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指出,目前尚不清楚中國敘事出現在搜索結果靠前的問題在多大程度上是中國政府有意為之的戰略,還是這只是中國推動大外宣的一個副產品。

不過布蘭特認為,鑑於搜索引擎的特點,“我們可以說中國受益於這種動態模式,能夠將其想要的敘事,包括有關新冠的陰謀論以及對新疆人權狀況的粉飾,通過這個媒介傳播到公共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