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擊禁書書商效果或許適得其反?

香港抗議人士要求中國當局調查銅鑼灣書店五人失蹤事件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打擊禁書書商效果或許適得其反?

路透社報道,繼香港巨流傳媒五人陸續失踪、李波事件持續發酵後,香港的書店開始撤回被中國大陸禁止的文學作品。

新加坡的大型連鎖書店葉一堂(Page One)以出售英文書籍為主。據《南華早報》稱,自去年巨流傳媒的第一人失踪起,該書店的8家香港分店就開始撤回相關書籍。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亞洲問題分析員莎拉·庫克(Sarah Cook)認為,李波等人失踪的事件正是中國政府給那些寫作或出版關於中國負面內容的人們的下馬威,告訴他們這樣的行為是有風險的。

掩蓋醜聞出此下策 反倒讓人將信將疑

從事出版行業近30年的明鏡集團創辦人何頻就同行李波事件對美國之音說:“這個事情非常地蹊蹺和詭異。”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何頻看來,假如大家的猜測成立,中國當局跨境執法不僅影響了李波等人的家人,打擊了香港人對“一國兩制”承諾的信心、破壞了香港言論自由和法治的兩大支柱,同時也傷害了中國大陸的利益。

據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林和立對《華盛頓郵報》透露,巨流傳媒正籌劃出版一本關於習近平的新書,名為《習近平的情人》(The Lovers of Xi Jinping) ,書中內容跨越1985至2002年的時間。

明鏡集團的創辦人何頻(何頻提供)

何頻分析說,首先他並不相信這本可能要出版的書中內容的真實性,並且他認為這本書的市場也不大,不會引起太大的反應。然而,有關部門如果是為了阻止這本書的出版而對李波等人做出如此越界和過分的行為,那麼現在造成的影響倒是適得其反了。他說,事件發生後的這幾天以來,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對習近平情人的猜測和傳言。

他對美國之音說:“所以我非常懷疑,如果是習近平本人所為,或是他的親信所為,那簡直愚蠢到了極點。”

他說:“所以我覺得這件事很詭異,很不可以理解。因為適得其反,反而使習近平所謂的,可能都不存在的個人醜聞,讓很多人將信將疑。”

他補充說,如若是反對習近平的人故意為之,那麼確實達到了大大損害習的個人形象的效果。

何頻分析稱,李波事件沒有贏家:“從哪個角度來講,銅鑼灣書店這個事情不是一個李波失踪那麼簡單,不是一個書的出版組織那麼簡單,也不是一個香港的'一國兩制'受到破壞那麼簡單,是沒有一個贏家在這裡面。”

失踪之謎不解 書商表示不懼

儘管書店葉一堂撤下了敏感禁書,一些出版商、書商則表示不會被這次事件影響。

香港另一家書店人民公社(People's Book Café)也售賣大陸禁書,其店主Paul Tang說:“會恐懼'哦有一天我也會消失'這樣的事情嗎,我並不會。我還是會繼續現在的正常生活。”

何頻創辦的明鏡集團也從事出版事務,其中或多或少也涉及所謂的“敏感內容”。

他說:“這樣的事情給我們的教訓是雙方面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專業化,不要為了吸引眼球把自己的專業原則給放棄,這一點對我們來講是教訓也是真實的,我們也更加專業化。第二個就是我們進一步減少在香港的運行,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電子出版方面。”

他表示,巨流傳媒出事後, 包括明鏡集團在內的出版商會更多的考慮向網絡媒體發展。原本傳統紙媒的市場就在萎縮,當局打擊傳統出版業的行為在他看來本就是一個錯誤的判斷。現在這件事情或許會成為一個動力,推動出版商轉向更難控制的網絡,而這對更多的讀者影響更大。

何頻說:“事實上,即使我們被迫放棄了,或是自己主動放棄了,不管是哪一種放棄也阻止不了中國的老百姓、中國的網友要求更多的自由信息、更多的內幕。這種東西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的。”

人民公社書店的Paul Tang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萬一香港的出版業崩塌了,那麼這種(對禁書)大量的需求會轉移到其他地方,例如台灣、日本,一旦中國大陸的遊客有機會出境,他們會找到這些信息,新的市場會在其他地方建立起來。”

亞洲出版業協會編委會主席湯姆·利安得(Tome Leander)也在呼籲香港政府支持香港社會言論自由基石的同時,呼籲出版物編輯們能夠在這樣的時刻更加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