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剛結束,最近多位兩岸學者及民進黨成員,在香港出席論壇,探討兩岸關係新格局。有民進黨成員認為,中共新領導人應該給中華民國一個定位,否則台灣認同會更深化,兩岸關係將會倒退。大陸學者表示,目前官方未有對中華民國作出定位。
由台灣新聞局前駐港代表江素惠擔任主席的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最近在香港以「十八大後的兩岸新格局」為題,舉辦香港江論壇,邀請多位兩岸學者及台灣民進黨成員出席,探討中國新領導人上場後,兩岸關係新格局。
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在論壇上表示,雖然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最近訪問中國,並會見部份涉台人士,但是現階段民進黨與中國共產黨仍然不能夠建立起有建設性及架構性的溝通渠道。
洪奇昌說:在現階段因為兩黨之間的政治主張,也就是台灣的民進黨跟中國共產黨之間的政治主張,以及政治意識型態的差異,在現階段要建立起正式的黨對黨的對話及溝通平台,在現階段是不成熟、在現階段也是不存在的。
洪奇昌並表示,由於民進黨與中共政治立場相左、互信薄弱,因此中共選擇國民黨作為在台灣的政治盟友,也影響了台灣的選舉、媒體等各層面,而民進黨對北京介入台灣的行動,採取對抗政策,因此累積了「逢中必反」的印象,令台灣的企業界與部份選民,對民進黨的反中路線產生不安,也是2012年民進黨在總統大選落敗的主要原因。
洪奇昌認為,為了重返執政,加上國際社會普遍期望兩岸和平對話,未來民進黨必須轉型,擺脫逢中必反的形象。
台灣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張麟徵在論壇上表示,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2012年總統選舉敗選後,民進黨內部出現檢討中國政策的聲音,但基於選舉考量,張麟徵預期,到2015年中,民進黨落實2016年總統候選人之前,都不會踫中國政策的問題。
張麟徵說:民進黨人絕大部份都認為,在2014年七合一的台灣地方選舉之前,根本不要去踫中國政策,地方選舉本來就不會上綱上線到未來兩岸前途的問題,所以不要去踫中國政策,以免引起內訌,以免他人漁翁得利,所以這是一個共識。
張麟徵並表示,表面上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政治立場及意識型態有很大分歧,包括是否接受九二共識及台獨等,但其實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政策上也有也有高度雷同的地方,就是兩黨都要維持現狀。
張麟徵說:國民黨想維持現狀繼而拒統,而民進黨是要維持現狀伺機獨立,但是兩黨都不可能拒統或者獨立,就只好維持現在這個小朝廷,所以大家都向中華民國靠攏。
張麟徵指出,國民黨走中華民國式的隱性「獨台」,在國際營造兩個中國或者一中一台,而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表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依憲法目前的國號叫中華民國。
張麟徵認為,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台灣前途的議題上趨同,因此對北京提出政治促談是絕對不會回應,因為北京的政治促談就是要改變現狀,引領兩岸關係從目前的和平發展,走向未來的和平統一,北京應該了解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都是「以拖避變」,也就是避免任何變化。
民進黨前立法委員、《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在論壇上表示,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年3月正式上台後,權力基礎比胡錦濤好很多,郭正亮認為,習近平的對台政策應該有新做法,給中華民國一個定位,否則台灣認同會更深化,兩岸關係將會倒退。
郭正亮說:如果你這樣迫我,我內部對中華民國就沒有辦法認同,她都走不出去,在國際上都沒有代表性、沒有空間,那我為甚麼要支持中華民國﹖支持中華民國有甚麼好處呢﹖就好像馬英九,他明明當選,明明是中華民國的總統,他怎麼不是中國人呢﹖你不覺得這樣很奇怪嗎﹖我們台灣就是充滿著奇怪的事情,我們台灣有兩個共識,第一就是中華民國改國號很危險,第二就是台灣認同,不能隨便說自己是中國人,不然會落選。
郭正亮認為,馬英九未來三年多任期內,追求的歷史定位會放在兩岸關係,尤其是為中華民國尋求法統定位。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在論壇上表示,過去20多年來,中國大陸發生深刻的變化,令兩岸關係中,台灣的影響因素下降。劉國深指出,上世紀90年代他研究台灣問題,覺得兩岸關係好像都是台灣主導,北京只能應付,但現在形勢變了。北京可能都沒估計到,今天不動聲色就能對台灣的選舉帶來重大影響。
劉國深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中華民國定位的問題,目前北京官方的說法還未出來。
劉國深說:過去我們說中華民國是已經被我們消滅的一個反動政權,但現在台灣還有2,300萬人對這個符號是有感情的,兩岸已經進入和平發展的時代,一定要有新的維去面對她。我個人認為,所謂的中華民國就是中國境內,一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競爭中國代表權的一個政權,政治名稱、政治符號而已。
劉國深並表示,兩岸之間應該有更多的諒解,在海峽兩岸之間,一個中國不要簡單的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在國際上,北京仍然不接受一中各表。
劉國深說:反正目前的政策就是說,我們不接受一中各表這個說法,但是我的整體國家理論是說,在不同的場域,海峽兩岸雙方是各自代表著中國,這是一種政治實際存在,而不是法理上的認可。
主辦單位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江素惠在論壇總結表示,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給予肯定,而且有所期待,也希望習近平主政之下,兩岸關係有新進展,不過,現階段民進黨與中國共產黨要建立交流平台仍然不太可能,因此,國民黨掌握兩岸話語權的形勢可以持續。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在論壇上表示,雖然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最近訪問中國,並會見部份涉台人士,但是現階段民進黨與中國共產黨仍然不能夠建立起有建設性及架構性的溝通渠道。
洪奇昌並表示,由於民進黨與中共政治立場相左、互信薄弱,因此中共選擇國民黨作為在台灣的政治盟友,也影響了台灣的選舉、媒體等各層面,而民進黨對北京介入台灣的行動,採取對抗政策,因此累積了「逢中必反」的印象,令台灣的企業界與部份選民,對民進黨的反中路線產生不安,也是2012年民進黨在總統大選落敗的主要原因。
洪奇昌認為,為了重返執政,加上國際社會普遍期望兩岸和平對話,未來民進黨必須轉型,擺脫逢中必反的形象。
台灣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張麟徵在論壇上表示,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2012年總統選舉敗選後,民進黨內部出現檢討中國政策的聲音,但基於選舉考量,張麟徵預期,到2015年中,民進黨落實2016年總統候選人之前,都不會踫中國政策的問題。
張麟徵並表示,表面上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政治立場及意識型態有很大分歧,包括是否接受九二共識及台獨等,但其實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政策上也有也有高度雷同的地方,就是兩黨都要維持現狀。
張麟徵說:國民黨想維持現狀繼而拒統,而民進黨是要維持現狀伺機獨立,但是兩黨都不可能拒統或者獨立,就只好維持現在這個小朝廷,所以大家都向中華民國靠攏。
張麟徵指出,國民黨走中華民國式的隱性「獨台」,在國際營造兩個中國或者一中一台,而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表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依憲法目前的國號叫中華民國。
張麟徵認為,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台灣前途的議題上趨同,因此對北京提出政治促談是絕對不會回應,因為北京的政治促談就是要改變現狀,引領兩岸關係從目前的和平發展,走向未來的和平統一,北京應該了解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都是「以拖避變」,也就是避免任何變化。
民進黨前立法委員、《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在論壇上表示,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年3月正式上台後,權力基礎比胡錦濤好很多,郭正亮認為,習近平的對台政策應該有新做法,給中華民國一個定位,否則台灣認同會更深化,兩岸關係將會倒退。
郭正亮認為,馬英九未來三年多任期內,追求的歷史定位會放在兩岸關係,尤其是為中華民國尋求法統定位。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在論壇上表示,過去20多年來,中國大陸發生深刻的變化,令兩岸關係中,台灣的影響因素下降。劉國深指出,上世紀90年代他研究台灣問題,覺得兩岸關係好像都是台灣主導,北京只能應付,但現在形勢變了。北京可能都沒估計到,今天不動聲色就能對台灣的選舉帶來重大影響。
劉國深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中華民國定位的問題,目前北京官方的說法還未出來。
劉國深並表示,兩岸之間應該有更多的諒解,在海峽兩岸之間,一個中國不要簡單的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在國際上,北京仍然不接受一中各表。
劉國深說:反正目前的政策就是說,我們不接受一中各表這個說法,但是我的整體國家理論是說,在不同的場域,海峽兩岸雙方是各自代表著中國,這是一種政治實際存在,而不是法理上的認可。
主辦單位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江素惠在論壇總結表示,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給予肯定,而且有所期待,也希望習近平主政之下,兩岸關係有新進展,不過,現階段民進黨與中國共產黨要建立交流平台仍然不太可能,因此,國民黨掌握兩岸話語權的形勢可以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