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水貨客及雙非孕婦問題 激化中港矛盾

港鐵實施行李重量檢測後,水貨客仍可用手拉車攜大量貨品乘搭火車

去年引起中港矛盾激化的主要問題,包括大陸水貨客及雙非孕婦大量湧港,令港人生活大受影響。香港特區政府最近表示,多次打擊水貨客行動已有成效,今年元旦也正式實施雙非零配額。不過,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港府對策成效不彰,中港矛盾仍未解決。

港府展開多次打擊水貨客行動後,最近仍有大批水貨客聚集在上水火車站出入口,阻塞行人路


近年中港矛盾愈演愈烈,香港立法會新界東直選議員范國威最近出席一個有關香港民生問題的論壇,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香港主權移交之後,落實一國兩制最初幾年,中港兩地的落差,主要是政治層面,港人關注北京干預香港的民主進程,而最近幾年的中港矛盾已經轉向民生問題。

范國威說:但是過去幾年新的發展確實是中港矛盾帶來資源上的爭奪,族群衝突由政治層面全面地滲透到經濟、社會、民生,甚至文化層面,香港人感受到這種中港矛盾帶來的切膚之痛,過去沒有太關注政治或者時事的香港市民,都親身親歷其境地感受到負面影響。

拖著大批貨物的水貨客仍能通過電子磅的檢測,攜帶大量貨品造成車箱擁擠


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統計,去年訪港旅客有4,600萬人次,估計當中有多達100萬人次是水貨客。據中國海關統計,在每日多次往返中港的旅客中,估計高達95%是水貨客,自從2009年深圳等戶籍居民可用「一簽多行」(即是一年內可以無限次)來回香港後,水貨客佔整體大陸訪港人士的比例,由原本的20%增加至40%。

近年大陸水貨客主要到最接近羅湖口岸的新界上水購物,運返深圳轉售圖利,水貨客購買的物品,主要是嬰幼兒產品,包括外國進口的奶粉、尿片等,以及民生用品、食品等。由於水貨客令上水以至整個新界北區的居民生活大受影響,有香港網民去年9月中發起「光復上水」行動,以民間力量驅趕水貨客。

水貨客攜帶的貨品,以外國進口的嬰幼兒用品及食品為主


面對民怨日深,香港特區政府去年9月底展開打擊水貨客的「風沙行動」,至今年1月中,控告約90名大陸水貨客,又把經常走水貨的人士列入出入境黑名單。港鐵則在上水等車站設置電子磅,阻截行李超重的人士乘搭火車。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最近表示,自從採取連串打擊水貨客的執法行動後,香港口岸和社區的秩序已有所改善。

范國威指出,港府過去幾個月進行的20次「風沙行動」成效不彰,目前每日在新界上水、粉嶺等火車站外,仍然有大量走私水貨客聚集,而水貨客購買大量奶粉到大陸轉售,令到很多新界地區出現奶粉供貨不足的情況,有新界居民向范國威反映,需要到香港市區或者上網訂購奶粉。對於大陸人士不只在香港搶購奶粉,甚至跨國到澳洲、紐西蘭等地搶購,范國威認為,情況令中國在國際上丟臉。

晚上9時後,仍有大批拖著大量貨物的水貨客在上水火車站外,等候乘搭火車到深圳過關


范國威說:至於在國際層面,這個更是丟臉。丟臉的意思是甚麼呢,就是告訴全世界的國家、社會、地方的人知道,國內(中國)因為貪污的問題,商人做生意沒有道德的問題,很多產品的品質沒有保證,令到很多中國人要去到世界各地的時候去搶購外國、他們認為品質有保證的產品,這個其實是既可悲、亦可嘆。

問及港府打擊大陸水貨客成效不彰的主要原因,范國威以及去年9月底成立的香港社交網絡群組、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接受美國之音訪問都表示,懷疑與中國大陸海關貪污,放行大陸水貨客有關。

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認為,民間反水貨客行動,不是要激化中港矛盾


梁金成說:不只一份報章曾經揭露過這個問題,是真的有報章揭露這個問題,如果記者都可以揭露,我們自己組織都相信這樣應該是真的。為何內地(中國)的把關這樣寬鬆,這件事(水貨客)是否杜絕不了,我希望內地(中國)政府都做足她們應做的事情,正如日前林鄭月娥以及深圳市長都有提及,是兩地合作,沒理由我們香港這邊做,內地(中國)又不做,我們覺得這是沒意思的。

梁金城指出,估計每日在上水火車站聚集的水貨客超過1千人,去年9月中開始,群組在互聯網上發起多次「光復上水」行動驅趕水貨客,不是激化中港矛盾。

晚上9時後,上水火車站外水貨客分貨點留下垃圾


梁金成說:其實現在在上水,大部份走水貨的水貨客,其實他們只是幫忙拉貨,因為那些貨物是由一個貨主買,然後在(上水)進科中心分貨,然後他們拖出來去羅湖口岸,跟著他們成功過到羅湖就會收錢,內地(中國)人在香港的話,嚴格來說他們是黑工。當然我想提醒一點,其實水貨客是香港人都有做,所以我們這個組織不是說內地人不好,其實我們香港人都要反省為何我們破壞自己的地方。

上水居民、北區水貨客關注組成員廖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網民的示威行動可以引起當局關注,如果港人不發聲,水貨問題會愈來愈嚴重,加劇中港矛盾。

上水港鐵站設置電子磅,阻截行李超重的人士乘搭火車


廖先生說:因為大陸人惡過我們香港,我們香港沒有他們這麼惡,講民主、講自由。他們如果有甚麼事情,現在為何他們不敢打我們,因為打我們就會斷了財路,我們關注組都預備了他們打,我們人少,打傷我們政府肯定會處理,所以打起上來不夠他們打,別人是集團式。

除了水貨客問題,近年大陸「雙非」孕婦(即父母均非港人)湧港產子,令香港孕婦分娩床位短缺的問題,也是中港矛盾的焦點。去年4月,梁振英以候任特首的身份,宣佈今年1月1日開始,香港的公私立醫院都應該停止接收雙非孕婦產子,即是實施「雙非零配額」。

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01年香港只有620名雙非嬰兒出生,佔同年全港新生嬰兒數的1.2%;至2010年,香港超過88,000名新生嬰兒中雙非嬰兒有超過32,000名,
約佔該年香港新生嬰兒總數的37%。十年時間,雙非嬰兒數量飆升50倍。截至2011年底,共有超過17萬5千名雙非嬰兒在香港出生。

今年1月1日香港實施「雙非零配額」之後,香港孕婦分娩床位短缺的情況有所改善,甚至有私立醫院推出優惠吸引本地孕婦預約。不過,據香港《星島日報》1月14日的社論指出,香港入境處發現近期有6宗懷疑雙非孕婦假結婚來港產子的個案,她們為子女登記出生證明書時,竟然聲稱自己的子女並非結婚證書上的「丈夫」所生,父親另有其人。此外,有說法指中介人可安排大陸孕婦火速入籍外國,以外國人身分來港產子,由於丈夫仍然是中國公民,由此誕生的雙非嬰,同樣可以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分。

香港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雙非零配額」存在漏洞,主要由於雙非孕婦誕下的嬰兒,可以獲得居港權,他認為杜絕雙非孕婦除了行政措施,最終應該修改《基本法》,令日後雙非嬰兒不能夠取得居港權。

香港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認為,港府今年元旦起實施「雙非零配額」,未能杜絕雙非孕婦赴港產子


范國威說:如果港府不能夠針對性地堵塞這些漏洞的話,就真的會有愈來愈多雙非嬰兒會在香港出生,而對香港整體社會構成資源上的壓力,也會再進一步加深中港矛盾。

由於雙非及大陸跨境學童大增,上水及元朗區小學,近年出現香港學童學額不足的情況。據上水區小學校長估計,今年有600名上水區的學童要跨區入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