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一群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讀書的中國留學生日前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學生會,希望為那些想在美國校園表達政治異見的中國學生和學者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與平台,免遭親北京留學生與組織的騷擾與打壓。
這個名叫“炬火-波托馬克”的獨立中國學生組織(Independent Chinese Student Union)由來自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中國留學生建立。
在上週二(4月25日)學生會建立的聲明中,組織者們寫道:“我們希望為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和學者,以及散居在更大範圍內的同代中國青年提供一個獨立於中國共產黨及其傀儡的組織平台、社會支持和社群。此外,我們還歡迎來自各種背景的對中國文化、政治和身份感興趣的學生。”
根據這份聲明,學生會名稱中的“炬火”來自於中國近代作家魯迅的一段文字:“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而“波托馬克”則是華盛頓特區邊上的波托馬克河。
獨立學生會的組織者之一羅邱告訴美國之音,“炬火-波托馬克”目前有超過12名成員。但出於安全考量,他們都選擇保持匿名。
組織者們還在聲明中表達了對喬治·華盛頓大學官方的失望,認為其在保障留學生批評中國政府的言論自由上有欠缺:“作為波托馬克河邊,林肯紀念堂畔,國會山腳下的中國學生和學者,我們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千里之外但仍處於恐懼的陰影之下:我們發現自己面對著系統性的鎮壓,我們和我們的家人都面臨著恐嚇、監視騷擾、敲詐和其他形式的脅迫。儘管在一所聲稱促進和捍衛權利的大學學習,我們仍無法獲得真正的學術自由和公民權利。”
美國之音就此聲明向喬治·華盛頓大學詢問了看法,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复。
去年2月北京冬奧會期間,一些中國學生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校園裡張貼了多張批評中國人權問題的海報。海報隨後被其他中國學生撕下。學校內的中國學生組織將此事狀告至校長處,稱海報涉嫌種族歧視。
校長馬克·萊頓先在一封電郵中表示支持中國學生組織的立場,並承諾調查此事。但在與了解中國人權問題的教職工們討論後,萊頓改變態度,表示支持並將保護貼海報學生的言論自由。
去年10月,一名男子在北京四通橋上張貼出反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中國新冠“清零”防疫政策的橫幅。這一舉動引起全美多個校園中國留學生的反響。一些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中國學生們也在校園內張貼出了反對習近平連任的海報。但這些海報也遭到了撕毀。
獨立學生會的聲明稱,不久前,張貼了來自中國、伊朗、俄羅斯、台灣、烏克蘭學生海報的校園“民主牆”遭到了破壞。該牆位於一幢教學樓外側的過道上。
羅邱表示:“我們之前試圖讓校方介入調查,但是學校警察和教務長那邊的回應可以說是不了了之。”
在美國之音獲得的一張電子郵件截圖中,一名警官向報警的學生表示:“不幸的是,當你張貼了海報後,你就放棄了對它的所有權。只要大樓沒有受到破壞,這就無法被當作是毀壞財產。”
美國之音向喬治·華盛頓大學警方詢問了破壞的具體信息,但截至發稿尚沒有收到回复。
美國學生組織“雅典學會”(Athenai Institute)的主席羅里·奧康納(Rory O'Connor)對美國之音表示,對於“民主牆”的破壞“相當於讓那些幾乎沒有其他途徑可以安全地發表意見的學生噤聲。”
“雅典學會”致力於推動美國高校擺脫和中國的利益關係,以及保護學校的學術和言論自由。“雅典學會”對喬治·華盛頓大學獨立中國學生會的建立提供了支持。
奧康納說:“我們的時間和資源很少有比支持中國民主派學生更好的用途,他們僅僅因為試圖真實地表達自己而現在正面臨法西斯黨國的代理人。”
除了“雅典學會”,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一些學生組織也對獨立學生會表達了支持,其中包括校園民主黨與共和黨組織、中國女權主義者(GW Chinese Feminists)、維吾爾人權倡議(GW Uyghur Human Rights Initiative)和俄羅斯語使用者協會(GW Russian Speaking Association)。
獨立學生會在聲明中表示,學校的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CSSA)是打壓他們表達政治訴求的主要力量:“我們的當務之急仍然是保護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學生不受學聯和中共的影響。。。長期以來,學聯和類似的組織一直保持著對中國學生的文化和政治代表權的壟斷。”
過去幾年來,美國對中國學聯的審視越來越嚴格。《外交政策》在2018年的一篇調查報導中指出美國各地的學聯曾組織留學生歡迎到訪的中國領導人,並支付他們一定費用。
學聯與中國官方的緊密關係並不是秘密。2017年,喬治•華盛頓大學學聯會主席劉晨在一段視頻中表示:“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是大使館指導下、每個海外高校都有的、也是唯一的官方中國學生會。”
但對於學聯的影響力,《華爾街日報》記者沈璐則認為並沒有外界猜測的那麼大。在2019年的一篇《紐約時報》評論文章中,她寫道:“是的,他們與領事館的一些接觸確實是政治性的。但學聯招募學生歡迎來訪的中國官員,這很難成為政府操縱的證據。學生們可能出於真正的愛國主義、好奇心或無所事事而報名參加;他們也可能忽略這些邀請,大多數人正是這麼做的。”
不過,中國留學生因在美國校園表達政治異見而被其他留學生騷擾的事例並不少見。就在去年12月,一名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因為騷擾和威脅一名在校園張貼民主海報的抗議者而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他在1月被正式起訴。
在教育個人權利基金會(The 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in Education)研究全球審查與高等教育關係的資深學者莎拉·麥克勞琳(Sarah McLaughlin)對美國之音表示:“大學校方有更多能做的。他們可以努力教育國際學生他們在美國和在校園的權利,以及當他們自由表達的權利在校園被威脅時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