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觀察研究所的研究發現,儘管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但是全球產值的單位能耗量去年連續第二年增加,逆轉了過去30年總體上的下降趨勢。該機構預計,全球能源強度在今後幾年可能會繼續升高。
華盛頓的獨立研究機構世界觀察研究所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全球能源強度,即全球能源消耗量與全球總產值的比例,在過去兩年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全球經濟的增速。在2010年,全球能源強度增加了1.35%。
*經濟刺激措施導致能源強度增加*
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世界觀察研究所中國項目經理馬海兵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解釋了全球能源強度在過去兩年出現增加的原因。
他說:“之所以有這個趨勢是因為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很多國家都採取了刺激經濟的促進措施,而促進措施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像中國一樣投資很多鐵路、高速公路的建設,從而刺激像鋼鐵這些行業的發展。美國這邊也差不多。它的經濟刺激計劃也有很多基礎建設的項目,而基建項目很多都是高耗能的。”
這位能源專家表示,隨著全世界繼續依靠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來創造就業以及使全球經濟走出衰退,全球能源強度可能在今後幾年繼續走高。不過他認為,從長遠來看,隨著各經濟體選擇更為持續的發展模式,全球能源強度會回歸到總體的下降趨勢。
而在過去30年的時間,全球能源強度一直呈下降的趨勢。根據世界觀察研究所的統計,在1981年到2010年期間,全球能源強度下降了20.5%,即每年的降幅為0.8%。
*過去30年呈下降趨勢*
馬海兵表示,在這個期間,大多數發達國家對經濟進行了結構改造,高能耗的重工業在產值中所佔比例越來越小。他說,能源生產和消費上的新技術的應用大大改善了經濟各個層面的效率,尤其是在1991到2000年這個所謂的“知識經濟”年代,結果導致全球經濟生產力出現增長的同時沒有出現能源使用的平行增加。
*中國進步最大,但能效仍有待提高*
在發達國家,能源強度下降最多的是美國和德國,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過30年取得的進步最大,能源強度下降了65%。
根據世界觀察研究所的統計,在2005到2010年期間,中國的能源強度減少了15.37%,中國官方的數據則是減少了19.1%。
世界觀察研究所的中國項目負責人馬海兵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國家政策的推動所導致的結果。
他說:“就是主動把提高能效當作是國家經濟增長的欽定目標之一來考慮。比如說,十一五計劃就明確把單位GDP能耗的降低當作一個制約性的目標,而且把這個目標分發到各個省,各個省又把它分發到各個市、地方去,把這個當作考慮地方官員政績的一個標準。在這樣一種從上到下的政策推動下,從中央到地方都比較注意節能的事情。”
馬海兵說,同時,中國也淘汰了很多低效、高耗能的產業,並採用了很多提高能效的技術。不過他也指出,在使用能源的效率方面,中國仍然遠遠落後於德國、日本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