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去年提出「去風險化」策略,以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但最新數據顯示,德國2023年對華直接投資的金額反創新高,與歐盟的去風險策略背道而馳。
對此,分析家表示,德中經濟掛鉤之深,去風險化本就不可能一蹴可及,而且德國政府認為,只要擴大與其他市場的交往來分散風險,也是對中國去風險化的手段之一。
德國經濟研究所(German Economic Institute)引述德國央行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德國在中國的直接投資金額年增4.3%,創下119億歐元(約127億美元)的新高記錄,其中德國企業於2021 -2023年三年間的對華投資規模與2015-2020年六年間的規模大致相當。
數據顯示,儘管部分德國中小企業在去風險的思維下逐步降低與中國的經濟連結,但賓士(Mercedes-Benz)、寶馬(BMW)、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及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等指標德企卻逆向加碼對華投資。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早於去年底的例行記者會就指出,當時不少德國車企陸續擴大在華研發並投入新能源的佈局,就是對中國市場投下「信任票」。
去風險化下德國陷兩難
對於德企持續加碼投資中國,在台北的台灣歐盟中心執行長鄭家慶表示,不同於其他歐美國家,德國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已深,因此面對歐盟的去風險訴求,德企的立場相對保守。他說,除非爆發類似俄烏戰爭的極端事件,政府出面強勢主導德企撤離,否則德企巨頭仍會繼續深耕中國市場。
鄭家慶告訴美國之音:「對德國政府來說,他們就會出現一個兩難。我(德國)當然希望站在西方陣營,不管是歐盟或者是美國的相關的立場,可是他們也必須考慮到自己本身的經濟發展,因為經濟跟民生是最直接的關係。如果(德國)經濟的發展不如預期的話,可能也會影響到民選的政府。”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去年3月首度提出去風險化策略,5月寫入七國集團(G7)峰會公報,成為歐美對華關係的最新共識,亦即,在不在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的前提下,各國透過轉移部分在中國的產業鏈來強化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
德國漢堡全球與區域研究所(GIGA)的政治經濟學家屈爾茨道夫(Nora Kürzdörfer)也以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德企大廠依然依賴中國市場,只能謹慎尋求其他降低市場參與度的方法。他說,由於中國仍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因此降低來自中國的風險變得更加複雜。
德國政府減少對華投資擔保中小德企撤出中國
德國阿登納基金會駐北京辦事處的首席代表福爾曼(Johann Fuhrman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則表示,依據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原則,政府無法干涉企業在哪裡投資,更無法強迫德企與中國經濟硬脫鉤。
福爾曼說:「在歐洲和德國的思辯中,去風險和脫鉤有明顯的區隔。去風險的重點是減少對中國的重度依賴,而非減少對華貿易。所以,首要目標是提高對中國市場的風險意識,因此,我認為這與(去風險化)對華戰略並不矛盾。”
福爾曼強調,德國政府只能做到,提高德企對中國市場的風險意識,透過不再為中國投資提供擔保來實現此一目標。目前德國經濟部已逐步減少對德企在華投資的擔保。
旅居維也納的專欄作家黃哲瀚專精德國政治經濟的研究,他表示,德國的聯合內閣中,社民黨的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雖然對去風險化的立場顯得保守,但是由綠黨主導的經濟部卻相當積極。
黃哲瀚告訴美國之音:「2022年德國經濟部對德企投資中國的擔保是7億多歐元,前一年是將近20億歐元,2023年連億都沒有,是7000萬(歐元),嚴重縮水。另外,德國企業如果要出口到中國,信貸的擔保在這幾年也是嚴重往下掉。”
黃哲瀚說,德國經濟部擔保的對象約七成是中小企業,所以帳面上,德企對華投資攀升的大戶主要是市值前40大企業,也就是所謂的“DAX 40”,但更多的中小德企確實響應政府的政策導向,撤離中國。
2025年中國將不再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德國對華直接投資額雖然未明顯滑落,但在經貿往來上,去風險化的成效已經浮現,中國即將卸下蟬連8年的德國最大貿易夥伴頭銜。德國阿登納基金會的福爾曼指出,2023年德國自中國進口額大幅下降19.2%,為1557億歐元;對中國出口額也年降8.8%,為973億歐元;德國同年的對華貿易總額為2531億歐元,僅略高於對美貿易總額的2523億歐元。
福爾曼認為,德企正在調整策略,包括減少對中國採購的依賴等,而中國對「德國製造」產品的需求也未有顯著增加,若此趨勢持續下去,預計2025年美國將超車中國,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專欄作家黃哲瀚也說,分佔德國第三、第四大的貿易夥伴法國和荷蘭的年貿易額也持續走升,尤其歐盟區本身就佔了德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五成以上,凸顯出中國貿易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正在減弱。
黃哲瀚指出,德國總理朔爾茨認定的去風險化策略,並不是少和中國做生意,而是在德中經貿關係的基礎下,另尋其他經貿夥伴,以分散風險。例如,根據《金融時報》2月19日的報道,德企去年在美國承諾的投資額創歷史新高,達157億美元,遠高於2022年的82億美元。
朔爾茨4月再訪中國歐洲各國去風險步調不一
朔爾茨將於今年4月再率領德企代表團出訪中國,這是他就任總理以來第二次訪問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上,打破慣例,取得三連任,並奠定一人獨裁的體制後,朔爾茨是中共「二十大」後首位訪問中國的西方領導人,因此曾飽受批評。
德國阿登納基金會的福爾曼認為,歐洲各國仍存在著對華投資的競爭。例如,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去年也率領法國工商界大型代表團訪問中國,法商在那趟行程中斬獲多筆高額訂單;相較之下,朔爾茨當然也希望能為德國企業爭取到更多商業利益。
福爾曼指出,歐美國家雖已形成對中國去風險化的共識,但各國的執行方式和步調不一。整體而言,歐洲人仍然強烈地從民族國家的角度思考,缺乏一致對外的協同行動,各國的國家利益仍是各國領導人最重要的考量。
德國漢堡全球與地區研究所的屈爾茨道夫說,他預期德、中兩國領導人4月份的會面將一如2022年底的會面那般尋求“務實合作”,但朔爾茨可能也會表態,基於地緣政治的挑戰和中國持續惡化的人權問題,兩國合作不可能一切照舊如昔。
專欄作家黃哲瀚則認為,綠黨主導的德國經濟部在執行去風險化的積極作為勢必已惹怒中國,朔爾茨4月的北京行或多或少要起到安撫中國的作用。
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