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德國計劃在9月26日的選舉中選出一位新總理,新總理將馬上面臨一系列的地緣政治挑戰。最緊迫的挑戰是中國的崛起。
北京“一帶一路”倡議計劃包括向歐洲的經濟擴張,中國國有企業因此在歐洲港口、鐵路和高速公路等重要的基礎設施中進行了投資。
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每年處理超過850萬個運輸集裝箱,也是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和出口國家的重要運輸動脈。如果目前的計劃得到批准,漢堡港很大一部分股份將很快賣給北京。
漢堡港處理的集裝箱30%多是發向中國或發自中國,數量是第二位美國的四倍多。中國國有運輸公司中國遠洋集團(Cosco)希望購買漢堡港“福地”(Tollerort)集裝箱碼頭的三分之一的股份。
目前擁有“福地”集裝箱碼頭的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Hamburger Hafen and Logistik AG)表示,這項協議是一個正在發展的關係中的自然步驟。公司負責人提茲拉(Angela Titzrah)最近對記者說,“我們希望與中國遠洋集團聯合,後者與我們合作36年了,與我們更近。”漢堡市長也支持這個協議,表示在面臨荷蘭鹿特丹和比利時安特衛普的競爭時這是發展的關鍵。
批評人士說,德國應該對這項協議更加謹慎。哈爾特(Jürgen Hardt)是默克爾總理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的議員。他對美國之音說,“商業計劃在中國不完全是經商的原因,而是中共的政治決定,”“因此,我們應該對此類協議非常小心。我寧願用漢堡港的股份換取可能是上海港的股份。”
哈爾特說,中國不允許外國公司擁有其基礎設施,所以這不太可能。
中國:敵人或是朋友?
德國地緣政治困境與漢堡相同。中國是朋友還是敵人?
歐盟形容中國是一個“談判夥伴,經濟競爭者和系統對手。”由於北京近年來對待穆斯林維吾爾人口、鎮壓香港民主權利並在南中國海進行軍事擴張,加深了關係緊張。柏林科爾伯國際事務基金會(Körber-Stiftung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分析師菲克斯(Liana Fix)說,這讓德國進退維谷。
菲克斯對美國之音說,“歐洲與歐盟都沒有決定走哪條路。他們一方面受到美國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經濟利益,尤其是高度依賴中國的成員國。”
科爾伯國際事務基金會一項近期民調顯示,德國領導人可能與大眾的立場不一致。
菲克斯說,“我們問德國公眾,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會支持制裁中國對人權的侵犯,即使這會傷害國家經濟。多數德國人說他們支持制裁中國。”
俄羅斯
德國在對俄羅斯的關係上也被夾在東西方之間。儘管俄羅斯2014年侵犯了烏克蘭,德國總理默克爾依然推動“北溪2號”管道的建設,讓俄羅斯的天然氣繞過烏克蘭直接進入德國。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默克爾上月訪問基輔後於8月22日對記者明確警告說,“我認為(北溪2號)是個武器。我認為沒有註意到這不但對烏克蘭而是對整個歐洲來說都是個危險的武器是錯誤的。”
美國也反對這條管道,並對俄羅斯的有關公司實施了製裁。菲克斯說,這在德國引發了一些不滿。菲克斯說,“美國強烈反對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德國的反應,後者認為'美國為什麼參與我們的能源政策?'”
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Saxony-Anhalt)州社會民主黨成員愛爾本(Rüdiger Erben)認為,德國未來幾年將淘汰煤與核能,可靠的天然氣供應就十分重要。他對美國之音說,“德國很多年來的經歷是,俄羅斯在能源問題上其實是個非常可靠的伙伴。”
歐洲戰略自主
歐盟同時正在尋求更大的“戰略自主”,降低歐洲對美國的安全依賴。法國非常支持這個步驟,但德國並沒有批准成立一支“歐盟軍隊”。
美國上星期與英國和澳大利亞簽署了一項協議,幫助澳大利亞政府建造一個核動力潛艇艦隊,並在這個過程中取消了一項與法國簽署的建造柴電潛艇的協議。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9月16日對記者說,“這是提醒我們自己的一個好機會,以考慮讓歐洲戰略自主議題成為優先要務的需要。”
默克爾繼承人
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y)分析員諾伊格鮑爾(Gero Neugebauer)說,德國下任領導人的全球事務道路不會一帆風順。
“多數德國民眾認為德國目前面臨危機形勢。全球化並不確定。阿富汗戰爭。歐洲衝突。全球化會對就業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還有移民問題。氣候變化問題。”
諾伊格鮑爾並指出,選舉中的主要候選人在德國以外都缺乏知名度。“默克爾的繼任者不是國際經驗有限,就是根本沒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