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北京 - 中國政府一邊加強對中國大學生意識形態的控制,要求大學教材不准有宣揚西方普世價值觀念的內容。同時,高官卻把自己的子女送到美國等西方國家全盤接受西方教育,並在畢業後繼續為西方公司效力。中共宣傳部門的極左理論和宣傳,再次被《華爾街日報》根據美國政府的相關調查爆出的一條有關中國商務部長兒子就業的新聞所粉粹。
美國《華爾街日報》星期天的一篇報導稱,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的兒子高玨被美國摩根大通聘用,被爆涉嫌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受到美國有關司法部門的調查。
《華爾街日報》報導,高玨被聘用很可能得到前摩根大通高層管理人員戴利的授意。戴利後來曾擔任過美國商務部長,並多次與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會見。
《華爾街日報》根據一份內部郵件顯示,有摩根大通的銀行家認為,戴利和高虎城在2006年會面後,戴利支持摩根大通聘用高玨。當時,戴利擔任摩根大通高層管理人員,而高虎城擔任中國商務部副部長。
根據《華爾街日報》獲悉的相關資料,高部長的兒子在面試中表現得很差。據該行內部郵件及知情人士透露,高玨被形容為“不成熟、不負責任也不可靠”。
高玨從美國普渡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摩根大通工作。後來摩根大通曾經有過一次大規模裁員,高玨不但沒有被裁,公司還準備為他提供另外一個職位。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稱: “根據摩根大通高管關於與這位父親一次晚餐的郵件,在他的兒子面臨被裁員時,這位商務部長表示如果銀行繼續聘用他兒子,他願意為這家銀行‘多做些事情’。”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時任摩根大通中國投資銀行業務首席執行長方方在北京與高虎城共進了晚餐,晚餐的主題是討論高玨的工作情況。之後方方寫道,高玨的父親一再向他暗示,他願意盡其所能為該公司所需要的方面提供方便。
反腐出口轉內銷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這一聘用行為遭到了美國檢察官及監管部門的調查,涉及摩根大通及其他一些銀行在亞洲的招聘行為。
調查主要與《美國反海外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有關。根據這一法律,美國公司禁止為了商業利益向外國政府官員行賄。
《華爾街日報》援引消知情人士稱,紐約布魯克林和華盛頓的聯邦檢察官認為聘用高玨或違反上述法律,因為可能與他的父親之間存在交換條件,並且有跡象顯示該行僱員認為高玨不符合聘用條件。觀察人士稱,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簡稱SEC)預計會與摩根大通達成與上述反行賄法相關的和解,可能會涉及罰金並且摩根大通將被要求整頓聘用做法。
所有相關當事人都拒絕對傳媒發表評論。美國司法部和SEC的發言人對調查不予置評,摩根大通的發言人也保持沉默。目前就職於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高玨通過高盛表示不予置評。他的父親高虎城也沒有回覆《華爾街日報》記者發到中國商務部的提問。
摩根大通曾被爆出設立了一個專門聘用中國高干子女的計劃,該計劃私下被稱作“子女項目”(Sons and Daughters)。“子女項目”主要向銀行客戶、商界領袖及中國政府高官的子女提供臨時職位,工作地點主要在香港和中國大陸。
美國反腐 波及中國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從大洋彼岸美國傳來查辦外國公司在華賄賂中國官員的案例。美國司法部不斷發現和公布洋賄賂的現象,但在中國卻沒有引發關注和報導。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化妝品公司雅芳曾向可助其獲得直銷經營許可、逃避罰款等向中國官員行賄。雅芳公司日前承認行賄,同意支付一億三千五百萬美元,就相關民事和刑事指控通美國司法部門達成和解。
這一億多美元賄賂了哪些中國官員?這些受賄官員是否收到懲處?贓款是否追回?這些官員是否仍在台上?很多中國網民對美國政府引爆的反貪為何未在中國引發調查提出疑問。
中聯部國際部負責人之一郭業洲曾在一場吹風會上表示,要加強與海外的反腐合作,讓犯罪份子無處可逃。
他說:“我們會在更大的力度加強反腐敗領域的國際合作,進一步加大海外追贓追討的力度和遣返引渡的力度。我們現在已經跟世界上63個國家締結了司法協助和引渡的條約。我們還會和更多的國家簽訂相關條約,讓腐敗份子無處可逃。”
然而,這種由美國政府引爆、在中國官場產生震動的洋賄賂至今已發生多次,涉案的中國官員卻並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置。
香港《東方日報》指出:跨國企業在華行賄近年一直呈上升趨勢,但至今為止,沒有中國官員因“洋賄賂”受處罰。譬如曾轟動一時的朗訊案,有近千名內地官員和電訊營運商高級管理人員涉及逾千萬美元的賄賂,案發後朗訊被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交會重罰,但中國有關部門一直保持沉默。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認為,美國對美中的反腐合作很有熱情,兩國應該在這個領域建立更深層的合作。
他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對反腐合作熱情還是挺高的,很多方面跟中國比較配合,包括怎麼抓捕逃犯、怎麼收繳財產。我覺得可以先民事,後刑事。在財產方面起訴,希望美國合作來清理他們在美國的資產,包括對於銀行資產異動、非正常變動、轉移,我想美國未來可能跟中國更多的合作,甚至簽訂引渡協議。”
《東方日報》評論指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但凡鬧得沸沸揚揚的洋賄賂事件,都不是中國反貪部門發現與查處,而是被美國政府曝光查處。相比美國政府耳聰目明、反應迅速、處罰到位,中國反貪部門麻木不仁、動作遲緩、包庇放縱,實在讓國人無語。中紀委一直鼓勵民眾舉報腐敗線索,美國傳媒曝光的線索以及美國司法部公佈的消息,難道不是最好的舉報信?為何視而不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