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分析人士星期五(7月8日)說,遇刺身亡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是美國的堅定盟友,支持西方在東亞的力量存在以抗衡中國崛起,這將是他留下的歷史形象。
日本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晉三星期五早些時候在日本奈良出席一場助選活動時遭到槍擊,傷重不治而去世。
這位保守派領導人2020年8月辭去首相職務,他總共擔任首相的時間長達九年。他卸任首相後在政治上仍然活躍,尤其是作為執政黨自民黨內的一個聲音。
分析人士說,安倍晉三為人所熟知的是他雄心勃勃的外交政策,這些政策讓東京與華盛頓及美國在亞太盟友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
東京笹川平和財團(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和平建設項目主任研究員堀場楊子(Akiko Horiba)說:“他在外交政策和外交上非常活躍。那一塊確實需要更多的日本存在。”
堀場楊子說,安倍晉三鞏固了與日本自1951年以來就結成條約盟友的美國的關係,包括通過與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其2017年上任之後馬上與他會晤。
天普大學日本分校歷史講師杰弗裡·金斯頓(Jeffrey Kingston)說,安倍晉三之後促進了日美和澳大利亞和印度之間的關係,以此來抗衡中國的崛起。安倍主張印太地區的自由,其行動包括準備向越南和菲律賓出口武器。這兩個東南亞國家都與北京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有爭端。
中國過去十年來加大了海軍艦隊的規模,並且不斷增加在近海和南太平洋的存在。
“他所做的是增強與美國的關係,加強美日聯盟,”金斯頓說。 “他確實宣揚他的自由開放的印太的願景,主張美、日、澳、印之間的合作,也在地區周邊促進了安全夥伴關係——所以這些都是對中國地區霸權野心擔憂的回應。”
臉書頁面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FBC2E International Affairs)創立人、台灣大學學生王韋傑(Wang Wei-chieh)說,安倍晉三的主張太牢固了,以至於他的繼任者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只能必須秉承日本的親美政策。
“我認為,即使安倍去世了,他們的印太戰略也不會發生顯著變化,因為方向已經定了,”他在安倍被宣布去世前說。 “他們已經啟動了一項戰略。”
王韋傑補充說,安倍晉三的去世將失去一個支持台灣的強有力聲音。安倍晉三和岸田文雄都曾公開支持美國有關可能會在軍事上協防颱灣的說法。中國聲稱對自治的台灣島擁有主權。
外交政策短板
金斯頓說,儘管安倍定期與外國官員會晤,但是他在改善與中國、俄羅斯或韓國的關係方面幾乎沒有取得什麼成功。他說,雖然安倍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會晤不止一次,但是日俄之間在千島群島(Kuril Islands,俄羅斯稱庫里爾群島)某些地區仍有主權爭議。
中國和南韓也仍然對包括安倍在內的日本領導人紀念帶給周邊亞洲國家苦難的二戰事件感到不滿。
安倍晉三也主張日本修改和平憲法,這部憲法是二戰後佔領日本的美國領導的盟軍起草的。這個修憲雄心讓日本的亞洲鄰國以及一些警惕戰爭的日本人感到不滿。 2019年,日本國內的反對把這個想法壓了下去。
金斯頓說,安倍推行的通過加大支出和提供更多貨幣供應來重振低迷經濟的“安倍經濟學”戰略一開始是奏效的,但是最終債務居高不下。
堀場楊子說,因為安倍晉三擔任首相時間這麼長,他不可避免地會面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