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盟能否達成投資協定 美國力壓人權議題成焦點

2020年9月14日中歐領導人舉行視頻峰會(歐盟網站視頻截圖)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歐盟能否達成投資協定 美國力壓人權議題成焦點

在歷時七年的談判後,歐盟和中國擬在今年底達成一項投資協定。但雙方在強制勞工等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而美國的最新反對也為該協議的前景增加了不確定性。

中國和歐盟這一具有政治象徵意義的舉動發生在拜登就任前的一個月,這對美國希望重振跨大西洋夥伴關係,聯合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強硬姿態的期望造成打擊。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週一在北京會見了歐盟及27個成員國駐華使節。他表示,中國和歐盟可能很快就會完成投資協議的談判。歐盟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在進行的談判取得了進展。

據南華早報報導,歐盟負責貿易談判的執行部門歐盟委員會已獲得突破性進展,中國在金融服務、製造業和房地產等行業做出罕見讓步。作為回報,歐盟同意向中國開放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

然而,歐洲各地的政治家和活動人士表示,他們對歐洲是否應該加深與一個咄咄逼人的中國的經濟關係存有疑問,特別是在中國不斷打擊香港民主,並迫害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之際。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貝納(Thorsten Benner)告訴美國之音: “北京在歐盟關注的關鍵問題,如公平市場准入和勞工標准上根本沒有提供足夠的條件,加上北京被證明是一個連續侵犯人權和國際法的國家,用這個協議來獎勵北京會發出錯誤的信號:人權和國際法最終對歐盟來說並不重要。”

批評者還警告稱,這項協議可能加劇布魯塞爾和美國新一任政府聯手對抗中國的難度,雙方計劃在從人權到技術標準等議題上應對北京的挑戰。

德法為協議主要推動者

分析指出,隨著歐盟採取措施更嚴密地監控中國對有戰略意義的歐洲行業的投資,中國全力推動協議希望將自己展現為布魯塞爾可信任的伙伴,並在美歐重建聯盟前取得先機。

儘管美歐關係在特朗普任期內面臨困難,但中國在歐洲的聲譽今年也受到打擊。本月,歐盟27個成員國通過了歐洲版的《馬格尼茨基法案》,允許對中國官員在新疆的人權侵犯行為進行有針對性的製裁。

一些分析人士擔心,作為該集團輪值主席國的德國與中國有著深厚的貿易關係,柏林會將自身利益置於地緣政治之上,尤其是考慮到對德國至關重要的汽車製造業嚴重依賴對華出口。

報導稱,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是這份對華投資協議的主要推動人。他們在此事上達成一致,因為北京提出了一些關於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准入的額外優惠條例。

上週,德國政府表示,希望允許中國科技巨頭華為部分開發該國的5G網絡。幾乎同一時間,華為宣佈在法國東部投資新建一家手機網絡設備工廠。

不過,也有專家認同柏林的策略,他們指出,通過外交接觸比直接衝突更容易改變北京的行為,歐盟也不會放鬆對中國人權侵犯活動的施壓。

“歐洲的做法是通過參與和相互依存來發揮槓桿作用,”意大利智庫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托奇(Nathalie Tocci)告訴美國之音。 “鑑於歐洲的影響力一般是通過貿易等軟實力工具發揮。如果沒有參與,就沒有對人權相關問題施加有意義影響的餘地。”

人權議題和美國立場成關鍵

但無論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談判代表的觀點如何,與中國的任何協議都需要得到歐盟成員國的一致批准,而該協議在歐洲議會遭到了更加強烈的反對。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歐盟希望中國批准國際勞工組織的基本公約,包括廢除強迫勞動並允許成立獨立工會,但中國拒絕接受。歐洲議會中的社會黨、民主黨以及綠黨已表示,在達成任何貿易協議之前必須批准這些公約。

人權活動人士指出,中國在新疆開設的再教育中心實則為拘留營,北京將被非法扣留的維吾爾族人用作奴隸勞工來採摘棉花。中國外交部多次否認這種說法。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蘭格(Bernd Lange)週一在推特上說:“《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中如何解決強迫勞動問題將決定該協議的命運。”

同時,歐盟還受到盟友美國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其放緩與中國達成重大投資協議的步伐。

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週一在推特上敦促“儘早與我們的歐洲夥伴就我們對中國經濟做法的共同關切進行磋商。”

拜登此前表示,美國和歐洲應該更加緊密地合作,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歐盟也對相似的呼籲做出了肯定的回應。

對於一些歐洲人來說,炒作投資協議不僅能給急於達成協議的中國談判代表施加壓力,尋求進一步妥協,還向華盛頓發出信號,暗示布魯塞爾不會成為美歐聯盟中較弱勢的伙伴,以尋求在美歐談判中增大自身砝碼。

“這將使歐盟和美國處於同一水平,然後共同討論如何處理中國,”一位歐盟外交官本周說。 “美國與中國達成了協議,而我們沒有-目前還不平衡。我們落後於美國。”

但是這種思路也受到很多歐洲分析人士的質疑。歐洲議會中國代表團主席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週二質疑歐盟倉促達成協議是否發出了 “正確信號”。他在推特上表示:“歐盟必須趕緊達成協議,讓美國緊張一下,這種想法整個就是錯誤的。”

智庫彼得森國際研究所的歐洲問題專家柯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則對中國執行協議的意願表示質疑,稱中國的主要目的可能是為了破壞美歐聯盟關係。

他對美國之音說:“如果中國政府只是在紙面上做出很多讓步,以破壞任何潛在的美歐交易,但從未真正履行,這對歐盟來說是雙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