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領導層 面臨的環保挑戰與機會

  • 黎堡

2013年1月14日北京城市已一連四日受環境污染而在拂曉時份現煙霧籠罩情形

中國正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環保專家們說,中國新領導層的管制方式、包括在多大程度上允許民眾參與環保,將是應對環保挑戰的關鍵。

最近,北京和其他多個城市被污濁的空氣籠罩多日,再次引起美國和世界媒體的關注,甚至中國的官方媒體也不迴避這個政治上敏感的話題。這顯示中國的環境污染已經嚴重到在很多人看來是忍無可忍的地步。

過去二、三十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收入增加,數以百萬計的民眾進入擁有私人汽車的中產階層。

但是在中國,驅動經濟發展的能源依然以燃煤為主。燃煤發電、制造業的排放和汽車尾氣對空氣和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日益嚴重。

國際環保機構說,中國的GDP已佔全球經濟的10%, 但是消耗的燃煤卻佔全球的一半。
同時,環境破壞帶來的經濟損失佔中國GDP的近10%,這個比例不僅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而且超出大部分發展中國家。

中國政府加大了發展新能源的力度,並計劃在2020年前實現將每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跟2005年相比下降百分之40的目標。去年11月產生的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也承諾會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多地關注環保。一些分析人士說,新領導層剛上台,歷史包袱比較少,這是他們樹立和展示新作風的好時機。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世界資源研究所所長安德魯-斯蒂爾星期二在一個討論會上說,世界將會高度注意中國新領導層今年接管政府後會推出甚麼環保政策。

斯蒂爾說﹕“現在的問題是,居於這些變化,中國會利用經濟繼續增長的大好形勢,把握機會,走上一條綠色經濟的道路,還是會在環保問題上走回頭路。”

近些年來,隨著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和民眾環保意識的增強,民眾反對破壞環境的工業項目的抗議活動在中國正變得愈來愈頻繁、愈來愈大膽。

環保與人權問題專家彼得-法伊特說,中國新領導層如何應對民眾的環保呼聲,將是環保問題能否得到緩解的一個重要因素。

法伊特說﹕“環保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管制問題。我們特別關心的是知情權、參與權和獲得司法公正的權利。我們認為,有了這三種權利,我們的公民、非政府組織才能真正要求政府負起責任來。”

中國領導人幾乎沒有擺出任何姿態準備迎接民間自發的政治活動,但各級政府官員特別關注社會穩定。當民眾對環境污染的反應影響社會穩定時,政府會傾聽民眾的訴求,並常常迫於壓力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