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西線氣管喚歷史回憶遭環保批評

  • 白樺 莫斯科

莫斯科的天然氣工業公司大樓。(美國之音白樺攝)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俄中西線氣管喚歷史回憶遭環保批評

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最近發表的新聞公報說,很可能將在11月份簽訂合同的俄羅斯與中國的西線天然氣管道,也被稱為“阿爾泰天然氣管道”項目將破壞自然野生環境,同時會降低阿爾泰地區的歷史文化價值。

*管道經過世界遺產保護區*

西線天然氣管道將經過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的“阿爾泰金山”野生公園。位於中亞和西伯利亞交界處的“阿爾泰金山”多年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單。當地擁有以水質清澈聞名的捷列茨科耶湖,也被稱為小貝加爾胡。這個野生公園由多個自然保護區組成,其中包括鄰近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的“烏科克高原自然保護區”。

*破壞雙方自然人文環境*

綠色和平組織的彼得羅夫說,俄羅斯與中國西部邊界僅有數十公里長,這條管道將經過烏科克高原自然保護區進入新疆的阿勒泰地區,而新疆著名的喀納斯湖也在附近,因此管道的施工建設會對兩國雙方邊境地區的自然環境造成影響。

彼得羅夫:“這片地區的野生資源是獨一無二的,非常特殊,擁有許多面臨絕蹟的稀有野生動植物。此外,這個地區還擁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價值和人文遺產。烏科克高原擁有大量的古代墓葬群,古人很早就在那里活動。當地的阿爾泰人認為烏科克是聖地,他們甚至禁止人們去攀登那裡的高山,因此就更談不上什麼大規模施工了。”

彼得羅夫說,天然氣管道雖然不像石油管道那樣在一旦發生洩露事故時能嚴重污染環境,但施工過程中大型施工機械的使用,管道旁邊的輔助維修道路的鋪設等都會對野生環境造成破壞。

*聯合國關注 俄中都有責任*

得羅夫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對此表達了嚴重關注。另外,這個地區位於俄羅斯、中國、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四國交界處。除了俄羅斯之外,中國、蒙古和哈薩克斯坦也都有意把烏科克高原自己境內的地區向聯合國申報世界遺產,天然氣管道項目肯定會對中國的申遺計劃造成負面影響。

綠色和平組織認為,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中國作為西線天然氣管道合同的另一位簽字人,將要同俄羅斯一樣為破壞野生環境和文化遺產承擔責任。

*解決辦法 管道經蒙古或哈薩克*

環保人士彼得羅夫透露,他們曾就西線天然氣管道可能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同新疆的環保機構和有關人士討論過。中方說,無論怎樣他們都將執行黨的最終決定。中國環保人士曾表態,管道會繞過新疆阿勒泰喀納斯湖等地,但他認為,這樣做的可能性很小。

蒙古和哈薩克斯坦最近都分別提議,西線天然氣管道可經過這兩個國家進入中國。經過蒙古方案更能縮短線路和降低造價。綠色和平組織表示歡迎蒙古和哈薩克的提議,認為那樣將可避免俄中能源合作對世界遺產的破壞。

*俄急需合同 普京11月訪華或簽訂*

俄羅斯媒體說,在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日益惡化的背景下,俄羅斯急需同中國簽訂天然氣合同來展示在國際上並非孤立無援。同東線天然氣管道一樣,西線天然氣管道對俄羅斯同樣具有重要政治意義。負責供應西線天然氣管道的西伯利亞西部的天然氣田同時也對歐洲市場供氣,如果同中國簽訂西線天然氣管道合同,能加強俄羅斯同歐盟在天然氣談判時的地位。

中國新華社說,西線天然氣管道是不久前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討論的焦點議題之一。合同或在11月簽署,習近平期望雙方能儘早啟動這個項目。

中國總理李克強預計將在下個月中上旬訪俄時討論雙方能源項目。讓各界關注的是,西線天然氣管道合同是否會在普京總統11月訪華出席亞太經合峰會時簽訂。

*當年歸附清朝 中國今天無任何影響*

維基百科中文版說,西線天然氣管道將經過的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在中國清朝時被稱為阿爾泰淖爾烏梁海,在乾隆年間歸附清朝,後來割讓給俄羅斯。

環保人士彼得羅夫說,阿爾泰人生活在俄羅斯與中國之間,歷史上曾在兩者間做出過選擇,西線天然氣管道項目也將燃起對俄中歷史敏感問題的回憶。

彼得羅夫:“中國在阿爾泰地區現在幾乎沒有任何影響,近幾年我曾多次去過那裡。但如果你去遠東,去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等地,你會碰到很多中國人,聽到中國話,但在阿爾泰卻完全沒有這種情況。天然氣管道開工後,相應地會建設道路,會出現一條連接中國的走廊,中國的影響也會隨之帶入到阿爾泰,所以當地人現在都很擔心。”

*能源巨頭擔保 環保人士不信*

除了綠色和平組織外,俄羅斯世界野生自然基金會,阿爾泰地區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環保組織也對西線天然氣管道表達了不安。俄羅斯能源巨頭天然氣工業公司表示,他們知道環保人士的關注和擔憂,但現代高科技能保證在西線天然氣管道的施工中不破壞環境。

但彼得羅夫反駁說,環保人士不相信能源巨頭們的解釋。他舉例說,俄羅斯能源巨頭也以相似的高科技說法解釋在北極開採石油會如何安全,但衛星圖片顯示那裡的漏油對環境的破壞顯而易見。